河西的麦子刚割完一茬,田埂上就多了些新插的木牌——上面写着"种痘点",旁边摆着长孙雨留下的瓷瓶。
有老农扛着锄头经过,还会对着木牌作个揖:"多亏这牛痘浆,娃们脸上才没长痘。"
谁料这天半夜,玉门关外的小村子突然响起马蹄声。
三十多个吐蕃骑兵裹着狼皮袄,举着弯刀踹开了接种点的门——屋里的医官正给娃换药膏,冷不丁被绳子捆了个结实。
"牛痘浆!交出来!"领头的吐蕃头领操着生硬的汉话喊,刀尖指着瓷瓶。
他身后的亲兵早把两个学医的小童扛上了马,小童的哭声在夜里传出老远。
"你们是...吐蕃人?"老医官挣扎着问。
头领"哼"了一声:"雪山那边也闹痘!拿方子来,饶你们不死!"他见医官摇头,直接踹翻药箱,带着人策马往高原跑——马蹄扬起的尘土里,落着片小童掉落的衣角。
消息传到安西时,李恪正看着新送来的橡胶密封囊。
这是杜明月新做的,软乎乎的能装药,泡水都不漏。
秦红梅掀帘子进来,手里攥着那片衣角,脸色比冰还冷:"吐蕃人干的!抢了三个医官、两个小童,还有半箱痘浆!"
"雪山那边也闹痘了?"李恪捏着密封囊站起身——他记起前世史书里,吐蕃常遭痘症折腾,有时一场疫症能死一半人。
程咬金扛着斧头就往外冲:"我带骑兵去追!把兔崽子们劈成两半!"
"别冲动。"李恪按住他,转头对秦红梅道,"带两百轻骑,马蹄都钉上铁掌——吐蕃人的马没这东西,跑不快。"
他又从怀里掏个布包,"这里是红景天,之前听老商旅说的,嚼着能治高原上喘气难。"
秦红梅接过布包往马鞍上一搭:"天亮前准能追上!"
骑兵队追得飞快。
秦红梅选的都是安西最能跑的马,马蹄铁敲在石子路上"哒哒"响,比吐蕃人的裸马蹄快了足足两成。
第三天傍晚,就在日月山脚下见着了吐蕃人的影子——他们正围着篝火烤羊肉,被掳的医官和小童捆在旁边的石头上。
"分两队!"秦红梅压低声音,"一队绕后堵路,一队正面冲!"
吐蕃人没防备,被马蹄声惊得慌了神。
有骑兵刚拔弯刀,就被秦红梅的连弩射落了马。
她翻身下马踹开头领,一把将小童搂进怀里:"没伤着吧?"
小童哭着指身后:"他们...他们要灌我们喝痘浆..."
谁料那吐蕃头领突然吹了声口哨,山坳里竟又冲出二十多骑兵!
原来他们早留了后手。
秦红梅让人护着医官先走,自己举着刀迎上去——刀锋劈在吐蕃人的甲胄上,"当"地一声火星子直冒。
厮杀了半个时辰才把吐蕃人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