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博大,越级挑战,这是所有爽文的基本逻辑。类推到“权谋文”领域也是如此。可如果你一开始的战力设定就是一级压一级,凭什么主角就可以跨级挑战,别人只能受限于规则,这不是和你的设定自相矛盾吗。
而在真实的政治斗争中,半级的差距,所掌控的资源就是天差地别。这些所谓的权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只会显得滑稽可笑。
幼儿园小朋友再聪明伶俐也不可能打得过泰森;传统的手工艺者再精明能干也不可能冲击腾讯;仕途都没有进入的人再谋划布局也绝对不可能威胁到当朝首辅。实力的差距已经注定两者不可能在同一平台。
古代社会里的“权谋”,并不是万能武器,而更像是一种技术手段——用于微调、妥协、试探、互斗、操盘,但无法逆天改命。当你掌握大量资源——兵权、钱粮、制度、人心时,权谋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统合这些资源。但如果你一无所有,只靠算计,那你连牌桌都上不去。
在现实的权力系统中,“聪明人”从来不是主角,主角是有权、有兵、有地盘的人。那些巧言令色、步步算计的“谋臣”,不过是强者工具箱中的一个零件。脱离实力谈权谋,是对整个历史逻辑的误解。
绝对的武力和资源,是任何政治操作的边界。真正的“政治”从来都要服从现实资源的调度权。你可以在朝堂上巧言令色,但一个节度使可以带十万军队直接逼宫;你可以在宫里布阵下套,但财政断了,军队吃不上饭,所有机关都将停转。
很多穿越叙事爱写“用权谋解决问题”,但问题本身往往是“缺兵”、“缺粮”、“缺地”、“缺人”。这是战略资源,而不是说几句场面话就能变出来的。历史进程背后的推手,从来是资源重组和力量压制,而非动动嘴皮的“计策制胜”。
硬实力构建的是不容“博弈”的权力结构。古代权力系统是层层压制的:军权掌控着财政,财政决定着人事,人事形成了利益网络,网络绑住了话语空间。你一个人哪怕三头六臂、谋略如神,也无法改变整张网的结构。你面对的是整个体制,而不是某个“昏君”或“奸臣”。
你若没兵没权没财,谈什么夺权、清君侧、肃朝纲,都是幻想。你连基本的“组织基础”都没有,算得再准也是空算。古代政治中的“权谋”,最多是调节润滑剂,真正决定游戏胜负的,是你能调多少人、出多少银、控制多少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