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放下对历史人物的滤镜,学会从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

放下对历史人物的滤镜,学会从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1 / 2)

可能源于从小的教育,当我们在看待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会更关注他们的发光点,他们的功绩。比如功盖三皇,德兼五帝,再造华夏,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等等。包括我们自己,也会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思维,更愿意去代入到英雄的视角。

但是,这种历史上政治宣传下的人物,真的像我们看到历史书上简短一句话概括的那样吗?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有阶级属性的,他所从属的阶级就意味他的处事原则就一定要符合他所在的阶级利益,无论他本阶级内部矛盾如何,在整体的利益属性上是不会改变的。

我们从小都听过于谦,海瑞,包拯等等这些清官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故事。甚至于在小的时候,还看过很多关于他们的电视剧。瞬间觉得这些“官老爷”真的是为国为民。可是,历史上的这些人真的如此吗?

“上下都是官世界,有理无钱莫进来”。在封建社会,民告官本就离谱,至于民告赢官更是扯淡。所以,当这些“清官”惩治“贪官”的戏码,一幕幕上演时,我们不自觉的大呼过瘾。“贪官”被处死;百姓叫好,得以还回公道;“清官”博得美誉。看似人人都得到应有的奖惩,这个世界终于得以回归清明。

那我不禁要问,如果你是一个坚信唯物史观和人民史观的人,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为民?思考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无论是“清官”,还是“好官”,在封建社会下,他们的阶级属性都是属于地主权贵阶级的一员。于谦,包拯,海瑞这些人,都是皇权之下的官员,换句话说,如果这些人不服从于皇权,那么皇帝可以随时换了他们。他们的第一负责人是皇帝,而不是百姓。

这样,我们是不是就明白了,他们这些人,所做的事情,出发点的第一考量,是为了维护当权者的利益,维护权贵阶级的利益,维护皇帝的利益。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或多或少得以沾点“公平”。如果你把海瑞的治安疏重新看一遍,你会发现,全篇则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利益,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他的出发点并不是真的想要为老百姓。

无论是外敌入侵的民族矛盾,如元、清、日本,还是皇权至上的阶级矛盾,如汉、唐、明,都是压在百姓头上的一座山,皇权与外敌只是因环境改变而要分清主次来对抗,并不能去妥协调和。所以,当我重新再看大明王朝1566这个剧时,这部剧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海瑞,也模糊了阶级属性。(真实的海瑞,与为民不搭边。这也是我现在觉得影视创作可怕的地方,不明所以的观众会以为拍出来的人就是如此,但真实历史中的他们往往大相径庭。)

其次,“清官”与“贪官”的矛盾,是属于权贵阶级内部的矛盾。历史上,“清官”拿百姓做文章斗倒“贪官”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贪官斗倒之后,百姓的生活有了任何改变吗?严嵩倒了之后,徐阶上台;徐阶倒了之后,高拱上台:高拱倒了之后,张居正上台。斗来斗去的结果就是,官还是官,民还是民,剥削还在剥削,压迫还在压迫。

以“清官”为代表这些人形成的权贵阶级,利益团体,他们的利益还在持续。说好听点,百姓得到了公道;说不好听点,百姓又一次成为了权力斗争下的“工具”。而在后期的统治上,执政者也会刻意去把这些“清官”用于政治宣传,宣扬一种“清官到”“贪官倒”“世界清”的“和谐氛围”。不明所以的百姓,也得以拜服在“清官”的道德之下,继续维护皇帝的统治——即奴役百姓。至于,这些“清官”的道德,记住我一句话,清官也是官,不为利,也为名,沽名钓誉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最新小说: 菩提下 迷人青梅最爱我! 青芜志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 惊世风华:绝世大小姐 侯府联姻手札 挺孕肚寻夫,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 兽世种田:带着部落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