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放下对历史人物的滤镜,学会从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

放下对历史人物的滤镜,学会从阶级立场去思考问题(2 / 2)

最后,百姓得到了什么?在“清官”斗倒“贪官”的剧情中,老百姓是愚昧无知,胆怯无能的。“清官”会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来一句,“你们为什么不告官呢”,然后他的光辉形象立马伟岸了起来,开始替百姓说话,去与“贪官”斗智斗勇,最终还百姓一公道。但问题在于,封建社会下,民能告官吗?即便告赢了,百姓又能怎样呢?

在这种剧情的最后,往往会添加这样一段戏码:老百姓磕头跪谢“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欣然接受百姓的跪拜,要是“客气”一点,会赶紧跑上去,扶起百姓,说一句“为民请命,职责所在。”

整个过程看起来,没有一丝问题,剧情甚至引人入胜,不仅有权谋,还有英雄,甚至还会有煽情的情节。可问题就在于这个过程,模糊了阶级矛盾,刻意的丑化百姓,老百姓从始至终一直在跪着,没有站起来。

在以上的分析之后,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上——什么是为民?

封建社会下,权力的不对等,让百姓苦不堪言。所以,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席卷全国。而恰恰就是在起义的过程中,老百姓才真正的实现了权力的对等。

以皇权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想要让老百姓真正站起来,不是依靠“清官为民请命”这一套,也不是依靠“皇帝勤政治国”这一套,封建社会下这种人为美化的政治宣传只会加剧权贵阶级对百姓的压榨。只有彻底的把皇权拉下神坛,把权贵吞并的百姓财产夺过来,才能真正的还权于民。所以,只剩下一条路——造反起义。

当皇帝成为“老百姓”,封建社会的官僚成为“老百姓”,“老百姓”才能和老百姓在同一平台对话,老百姓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老百姓”的侵害。这种阶级属性的等同,比你“击鼓喊冤”一万次;磕头跪谢“青天老大爷”,磕出血;求神拜佛,出个“盛世明君”。有用的多。

所以,当我们在看待一些历史人物,思考一些历史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摒弃传统观念下的道德思维、功绩至上,要明白那些人的阶级属性如何,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谁?做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事物的本质。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以人民史观的视角,去重新看待一些历史人物,尤其小时候看的一些影视剧,比如包拯、于谦什么的。你也许会打碎对这些人的历史滤镜。

最新小说: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 菩提下 迷人青梅最爱我! 青芜志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 惊世风华:绝世大小姐 侯府联姻手札 挺孕肚寻夫,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