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的人生手帐 > 第221章 奋斗的代价

第221章 奋斗的代价(1 / 2)

教研室的日光灯管总在下午三点泛出些昏沉的光,我捏着那份高校教师学历提升通知,指尖把纸页边缘捻出了毛边。隔壁教研室的老郭进屋后对我说:“老杨,看到通知了吗?”

我把通知推过去,桌缝里漏下的光恰好照在“本科及以下学历者,晋升高级职称需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那行字上。老郭的钢笔停了,指腹摩挲着下巴上刚冒出来的胡茬,“早该有这说法了。咱俩这情况,想往上走,读研是绕不开的坎。”

他说得没错,我和老郭都是十几年前留校的,本科文凭揣在兜里,从助教一路熬到教研室主任,手心手背都是学院里数得着的骨干。只是这几年高校评职称的门槛一年比一年高,学历这块短板像块悬着的石头,早晚会落下来。

“你打算报?”我问。老郭把通知往桌上一拍,钢笔在“报名截止日期”下面画了个圈,“报!咋不报?总不能因为一张文凭,后半辈子就钉在副教授这儿了。”他眼里亮得很,像是看见路尽头有盏灯,“我打听了,“武水”有在职研究生班,寒暑假和周末上课,不耽误日常教学,就是得挤挤时间。”

我没接话。窗外的杨树叶子被风掀得翻卷,露出灰白的背面。我算过一笔账:在职读研要三年,周末往返两个城市,光车票钱和住宿费就是笔不小的数;教材、论文指导费、答辩费林林总总加起来,够给女儿报两个整年的兴趣班;更要紧的是时间——我是教研室主任,承担着创建国家示范专业的教改任务。教研室的课排得满满的,我还带着十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晚上回家常要改到后半夜,哪还有精力啃那些已经陌生了的专业课?

“我可能不报了。”我把通知往抽屉里塞,“实在抽不开身。”

老郭抬了抬眉毛,没劝,只说:“想好了就行。”那天下午他就填了报名表,笔尖在“报考人”的空格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力道重得几乎要戳破纸。

秋天开学后,老郭成了“两头跑”的人。周五下午没课,他就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往火车站赶,包里塞着课本和笔记本,有时还得带上没改完的作业,在火车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划勾叉。周日晚上回来,他总带着一身疲惫,眼尾的细纹好像都深了些。

“还行?”有回我见他课间靠在墙上揉太阳穴,递了瓶水过去。他接过来拧开,喝了两口才缓过劲,“凑活。就是英语难,好些年没碰了,单词得一个一个捡。”他从包里掏出本单词书,页边都被翻得卷了边,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注释,“周末上课从早到晚,晚上回酒店还得刷题,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

我没再接话。那会儿我正把精力往课题上挪,学院刚批了个省级项目,我拉着几个年轻老师攒材料,白天跑实验室,晚上在办公室改数据,倒也过得扎实。只是偶尔看见老郭拖着行李箱赶火车的背影,心里总有点说不清的滋味。

转机是在第二年冬天。那天我去科技书店买本专业书,刚走到三楼的学术区,就看见老郭蹲在书架前翻书。他穿件旧羽绒服,帽子拉得低,露出的耳朵冻得通红,脚边放着个鼓鼓的帆布包,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几本厚厚的教材。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