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孤鹰惊世 > 猎鹰后传之路在脚下。

猎鹰后传之路在脚下。(1 / 2)

第二十九章

1947年秋,济南的护城河泛着秋水,岸边的柳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白野蹲在趵突泉的石阶上,看着少年用那只铜制怀表核对地图——表盖内侧的直线刻痕旁,新添了几个小小的地名:天津、徐州、郑州,都是他们这半年追查黑莲余党的踪迹。"燕先生,这份账册里记的洋行,老板是南京船票上漏网的人。"少年指着泛黄纸页上的"恒昌行",指尖划过的墨迹里还带着未干的油腥。

白野接过账册,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桐油味——当年在武汉兵工厂,黑莲用来浸泡哑弹引信的就是这种油。账册里的每笔交易都用红笔标注着"货",数量与1945年日军溃败时失踪的军火清单惊人吻合。"他们把武器拆成零件,藏在棉纱里运到北方。"他用指甲刮去页脚的污渍,露出底下的黑莲螺旋纹,"就像当年在上海租界,把鸦片混在布匹里一样。"

深夜,白野和少年潜入恒昌行的仓库。栈房里堆着的棉纱包散发着桐油味,几个穿短打的工人正用錾子撬开木箱,露出里面裹着油纸的枪管。"这批'洋钉'要连夜运到周村,"留着平头的工头用粉笔在墙上画着记号,一个歪歪扭扭的莲花图案被圈在方框里,"那边的'掌柜'等着用呢。"白野示意少年躲进棉纱堆,自己则摸出那支改装钢笔,镜头对准工人臂弯里露出的刺青——褪色的黑莲被新纹的"忠义"二字盖住,却在油灯下泛着诡异的青色。

突然,仓库的铁门被撞开,十几个穿美式军装的人举着汤姆逊冲锋枪冲进来。领头的少校掏出证件晃了晃,封皮上的"绥靖公署"烫金大字在阴影里发亮:"谁让你们动这批货的?"工头谄媚地递过金条:"王少校,这不是按'老规矩'来的吗?"白野的钢笔迅速拍下两人交接的画面,怀表虽已不再震动,但他认得少校领口的徽章——与去年北平保密局的人同款,只是换了番号。

少年碰倒的棉纱包滚出枪管,工头突然抄起铁钎扑来。白野推开少年,铁钎擦着肋骨砸在木箱上,震落的枪管里掉出一张字条:"周村庙会,换'新货'。"混战中,他发现这些工人的格斗招式里藏着军人底子——出拳带风,落脚稳准,显然是退伍的伪军混进了黑莲。少校的冲锋枪扫断横梁,坠落的木板将工头压在底下,露出他后腰未被"忠义"二字盖住的黑莲图腾。

"你们和绥靖公署的勾当,当没人知道?"白野踩着散落的枪管逼近,字条上的笔迹与济南城防图上的批注如出一辙,"想用这些武器挑起冲突,好让黑莲的生意死灰复燃?"工头咳着血笑:"燕双鹰,你斗了一辈子还不明白?只要有仗打...就有我们的饭吃..."

黎明时分,白野将账册和照片送到地下联络点。一间挂着"杂货铺"招牌的里屋,穿蓝布衫的中年人正用米汤刷显密信,桌上的马蹄表滴答声里,混着远处火车进站的鸣笛。"这些证据能让三个绥靖区的蛀虫浮出水面。"中年人把照片贴在地图上,恒昌行的位置被红笔圈起,与周边的冲突点连成一线,"他们故意让武器流入民间,再借'剿匪'之名搜刮地盘。"白野望着窗外掠过的粮车,想起1943年华北的青纱帐,那些被黑莲烧毁的麦田里,如今正长出新的禾苗。

接下来的一个月,白野和少年跟着武器运输线追到周村。庙会上的杂耍班子里,翻筋斗的武生靴底藏着枪管;卖糖人的小摊下,糖浆凝固的模子里塞着子弹。最让他们心惊的是,几个戴红领巾的孩子正用仿真木枪打闹,枪身上的莲花纹与恒昌行的标记一模一样。少年握紧怀表,表盖内侧的直线刻痕硌得掌心发疼:"他们连孩子都要骗吗?"

最新小说: 华娱逐梦2000 战神之圣子崛起 爱情公寓之我竟是胡一菲的学弟 水不暖月 哀嚎之夜:天黑请闭眼 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 军魂八极:我的拳头就是密令 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百万雄师 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 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