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将青山村染成一片素白。王轱辘坐在窗前,望着合作社屋顶上厚厚的积雪,手指在轮椅扶手上轻轻敲打。沈雅琴端着热气腾腾的姜茶走过来,把杯子塞进他手里。
"别看了,这么大的雪,今天别想去合作社了。"沈雅琴拉上窗帘,挡住刺眼的白光,"梨生刚发信息说,路上积雪太厚,让大家今天都在家休息。"
王轱辘抿了口姜茶,辛辣的味道让他皱了皱眉:"华联超市的尾款到了吗?"
"昨天就到账了。"沈雅琴从抽屉里拿出账本,"除去各项成本和分成,净赚这个数。"她在纸上写了个数字,推到王轱辘面前。
王轱辘眉毛扬了扬:"比预想的多了三成。"
"那可不,西山村那批高端产品卖得特别好。"沈雅琴脸上掩不住得意,"华联的老总说了,春节前还要加订两千箱。"
院外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接着是李大勇标志性的大嗓门:"老王!雅琴姐!快开门,冻死我了!"
沈雅琴连忙去开门,只见李大勇裹着件军大衣,帽子上积了层雪,手里还拎着两条冻得硬邦邦的鲤鱼。
"这么大雪天你跑来干什么?"沈雅琴接过鱼,连忙把李大勇让进屋,"快进来暖和暖和。"
李大勇跺跺脚上的雪,咧嘴一笑:"昨儿个钓的,想着老王爱喝鱼汤,就送来了。"他从怀里掏出张报纸,"还有这个,你们看看!"
报纸是省城的《农经日报》,头版赫然刊登着《青山村合作社:小山村闯出大市场》的报道,还配了张合作社全体的合影,王轱辘坐在轮椅上被众人簇拥在中央。
"哎呀,这不是上次记者来采访拍的吗?"沈雅琴惊喜地接过报纸,"这么快就登出来了。"
王轱辘仔细读着报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文章详细介绍了青山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特别提到这次联合周边村庄完成大订单的创新模式,称之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这下咱们可出名了。"李大勇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我刚从镇上回来,邮局的老刘说,这两天接到好几个外地电话,都是打听咱们合作社的。"
正说着,王轱辘的手机响了。接完电话,他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
"怎么了?谁的电话?"沈雅琴关切地问。
"县招商办。"王轱辘放下手机,"说是有家电商平台看了报道,想跟我们谈合作,把产品放到他们的'乡村振兴'专区。"
李大勇一拍大腿:"好事啊!这下咱们的梨膏糖要卖遍全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