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1-2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症并治第十一1-2(2 / 2)

【注释】肾脏感受风寒之邪,如果脉象轻按极为坚实,重按脉象紊乱如同转动的丸子,并且脉象向下延伸至尺部,整个尺部脉象杂乱跳动,这些都是肾脏出现死证的真脏脉象。

【集注】程林说:肾脏出现死症时,轻按坚实,这与《内经》中所说的“辟辟如弹石曰肾死”意思相同,都表现为坚实的脉象。重按脉象紊乱如同转动的丸子,并且脉象向下延伸至尺部,这是阴阳离决的表现,所以是死症。以上所提及的真脏脉象与《内经》中的记载互有异同。总之,脉象没有胃气,在寸、关、尺三部中呈现出不同的脉象特征。

有人问:三焦因虚竭而不能各归其部,上焦虚竭会出现善噫,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说:上焦接受中焦传来的水谷之气,若中焦之气不调和,不能消化谷物,所以会出现善噫。下焦虚竭,就会出现遗尿、大便失禁,这是因为下焦之气不调和,不能自我约束,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时间久了会自愈。

【注释】三焦竭部,是指三焦因为虚竭而不能各归其位,不能相互协调发挥作用。上焦接受中焦的水谷之气,下焦的生气来源于中焦,三焦相互协调,就是调和的状态。如果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水谷之气不能被正常接受,那么上焦就不能与中焦协调配合而失去调和。失去调和后,水谷之气郁滞不能宣泄,所以会经常嗳气。下焦虚竭,不能为中焦提供上升的生气,也会失去调和。失去调和后,肾气独自下沉,自然不能约束二便,所以会出现前有遗尿、后有大便失禁的情况。说不需要治疗,时间久了会自愈,对于善噫这种情况或许可行。但对于遗尿、大便失禁,没有不治疗就能自愈的,恐怕此处存在错简。

【集注】程林说:竭,就是虚的意思。《本经》说:三焦不能归其本位,上焦不归位,会嗳气并伴有酸水上泛;中焦不归位,不能消化谷物、进食;下焦不归位,就会遗尿。上焦是胃的上口,中焦指脾脏,脾脏功能失调就容易嗳气,因为脾气不和,食物的气息逆行于胃口就会导致嗳气。《内经》说:膀胱不能约束就会遗尿,因为气不调和,大小便就不能约束,所以会出现失禁而不能自我控制的情况。

老师说:热邪在上焦,会因为咳嗽而发展为肺痿;热邪在中焦,会导致大便坚硬;热邪在下焦,会出现尿血,也会导致小便淋沥不畅或闭阻不通。大肠有寒邪,大多会出现鹜溏(类似鸭粪样的溏便);有热邪,会出现肠垢(大便带有粘腻秽物)。小肠有寒邪,患者会出现下重便血;有热邪,必然会患痔疮。

【注释】热邪在上焦,就像本篇中所说的肺痿吐涎沫的病症;热邪在中焦,就像本篇中所说的腹满坚硬疼痛的病症;热邪在下焦,就像本篇中所说的小便淋沥的病症。此外,大肠有寒邪,大多会出现清稀的鹜溏,也就是腹泻溏泻;有热邪,会出现稠粘的肠垢,也就是下利脓血。小肠有寒邪,会出现下重便血,即所谓的结阴便血;有热邪,热邪会流注到大肠,积聚在肛门部位,必然会引发痔疮。

【集注】徐彬说:小肠是受盛之官,与心互为表里。丙属小肠,小肠挟火以滋养阴液,使阴液不致停滞,挟气以运化血液,使血液归于经脉。有寒邪时,气不能向上通行,就会出现下重,血液没有气的统摄就会妄行。直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肛门为直肠末端,小肠有热,大肠就会传导其热,导致气结在肛门,所以会生痔疮。痔疮,就是丙小肠的热邪积聚在此处。

最新小说: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 一入华娱深似海 公路天灾:恶女重开游戏带飞全球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重明仙宗 猎魔人:女术士才是最强装备 直播被毛茸茸托梦后,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