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熬,三十个) 虻虫(熬,去头足,三十个) 大黄(去皮,破六片,三两) 核桃(去皮尖,二十个)
以上四味药,加入五升水,煎煮至剩下三升,滤去药渣,趁热服用一升。如果服药后瘀血没有下排,就再服一升。
患太阳病,出现身体发黄,脉象沉而涩滞,少腹部硬满的症状。如果此时小便不通畅,说明不是瘀血症;如果小便通畅,并且病人表现出类似发狂的状态,这就可以确定是瘀血症,应当使用抵当汤治疗。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一条,详细阐述脉象和症状,相互阐发其中的含义。患太阳病,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如果出现身体发黄、脉象大、腹部胀满、小便不利,同时伴有头部出汗的,这是湿热导致的黄疸,并非瘀血症。如今身体发黄,脉象沉结,少腹硬满,小便通畅,病人如同发狂,这就是瘀血症,而不是湿热症,所以适宜用抵当汤来攻逐瘀血。
【集注】方有执说:“谛”,是审察、确定的意思。说这样就可以确定是瘀血症,再没有疑问,必须使用抵当汤,这是提醒人们不要犹豫。
程知说:身体发黄、脉象沉结、少腹硬满,这三种症状都是下焦蓄血的表现。然而,这还与胃热导致的发黄症很相似,所以应当通过小便的情况来辨别。如果少腹满并且小便不通利,那就是无形的气分病症,属于茵陈蒿汤的适应证;如果少腹硬满并且小便通畅,那就是有形的血分病症,属于抵当汤的适应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汪琥说:按照本文所说“小便不利者”之后,仲景没有说明治法。成无己的注释说:可以用茵陈蒿汤。《伤寒补亡论》说:用五苓散。《伤寒后条辨》说:属于茵陈五苓散的适应症。这三个方剂可以选择使用。
外感伤寒,体内有热,少腹部胀满,正常情况下应该小便不通畅,现在小便反而通畅,这表明体内有瘀血,应当采用攻下之法,适宜服用抵当丸。
【注释】这一条承接上一条,讲述的是症状相对较轻的情况,通过相互对照来阐明其中的医理,进而斟酌合适的治疗方法。外感伤寒病,当病邪影响到营分时,体内的热邪持续存在,郁伏在营分之中。此时,营分有热,血液如果没有顺着经络妄行导致鼻出血,就会顺着经络下行,蓄积在膀胱。少腹部是膀胱所处的位置,所以会出现少腹部胀满的症状。通常来讲,如果小便不通畅,那就意味着病在卫分,是水液停聚所引发的;而现在小便反而通畅,这就说明病在营分,是有瘀血蓄积。按照治疗的原则,应当采用攻下瘀血的方法,原本适宜用抵当汤。但鉴于症状较轻,所以将抵当汤改变剂型制成丸剂,以较小的剂量,让药力缓慢地发挥作用,不可像使用抵当汤那样大量、猛烈地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