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承气汤方
桃核(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得了太阳病六七天,体表的症状还在,这时脉象却微弱且沉。按常理可能会以为会出现结胸之症,但却没有。病人出现发狂的表现,这是因为热邪郁结在下焦,少腹部应该会发硬胀满。如果小便正常通畅,那么通过下血,病就会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阳经的邪热顺着经络,在体内形成了瘀血与热邪互结的状况,这种情况适合用抵当汤来攻下瘀血。
【注释】患太阳病六七天,表证仍然存在,正常情况下脉象应当是浮大。如果脉象呈现微弱而且沉的状态,这种情况意味着外在有太阳经的表证,而内在出现类似少阴经病的脉象,这属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的病症。或者,病邪入里的话,就会出现结胸症或者脏结症。如今,既没有太阳经与少阴经兼病的症状,又没有出现结胸证或脏结证,然而病人却出现发狂的症状,由此可知,这是太阳经的邪热循着经络传变,没有结聚在上焦的卫分,而是结聚在了下焦的营分,所以少腹部应当出现硬满的症状。而小便通利,这表明是下焦有瘀血蓄积。说“下血乃愈”,意思是如果瘀血不能自行下行排出,就必须采用攻下之法,因为除了抵当汤,其他药物都不足以驱逐瘀血,使瘀血下行,这是极为恰当且不可更改的治法。
【集注】喻昌说:瘀血蓄积达到使人发狂的程度,说明热邪已经严重侵扰心神,此时桃核承气汤的药力不足以推动瘀血下行,桂枝也无法驱散这样的邪热。非得使用像“单刀直入”般药力强劲的方剂,否则必定不能攻克病邪取得疗效,所以将这个方剂命名为抵当汤。“抵”,意思是“至”,表示这是极为恰当且不可更改的良方。
张璐说:邪气结聚在胸部,就用陷胸汤来涤除水饮;邪气结聚在少腹部,就用抵当汤来驱逐瘀血。
程知说:脉象微弱且沉,表明邪气结聚在里。表证仍然存在,却没有形成结胸,这说明太阳经顺着经络传来的邪气,没有结聚在上焦,而是结聚在下焦。小便通畅,这表明是血液方面的病变,而气分没有病变。
程应旄说:热邪结聚在气分,就会出现小便涩滞;热邪结聚在血分,就会形成瘀血蓄积。既然瘀血已经蓄积且不能流通,那么若不大量促使瘀血下行排出,疾病就无法痊愈。
抵当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