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太阳病,脉象浮紧,无汗,发热,身体疼痛,历经八九日病症仍未解除,表症依旧存在,此时应当发汗解表。服用发汗药后,症状稍有减轻,但病人出现心烦、闭目懒睁的情况;如果症状严重,必定会鼻出血,鼻出血后病症就会解除。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气郁遏太甚的缘故。宜用麻黄汤主治。
【按语】张兼善说:“麻黄汤主之”这五个字,不应该放在“阳气重故也”这句话之后,哪有鼻出血后病症已经解除,还使用麻黄汤的道理呢?他的说法很正确。况且在“服药已”这句话之前,并没有提及服用的是什么药,应该把这五个字移到前面才合适。
【注释】太阳病,脉象浮紧、无汗、发热、身体疼痛,历经八九日病症仍未解除,这表明伤寒表症依然存在,应当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服药之后,症状稍有减轻,是说已经发过汗,邪气虽然稍有减轻,但还没有完全消除,仍然应当发汗解表。如果拖延而没有及时发汗,那么阳邪长时间郁滞在营分之中,不能得到宣泄,导致热邪与阳气合并而引发心烦,热邪郁滞在阴分而出现闭目懒睁。“剧者”,是说热邪极其亢盛。热邪在营分亢盛到极点,势必会逼迫脉中的血液妄行而导致鼻出血,鼻出血后热邪就会随着血液排出而使病症解除。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阳气郁遏太甚。
【集注】程知说:脉象呈现浮紧,表证仍然存在,即便已经过了八九日,仍然应当用麻黄汤发汗以解除表证。服用汤药之后,病症稍有减轻,至于出现心烦、闭目懒睁,严重时鼻出血的情况,是因为热邪郁滞在营分,阳气郁遏太过,发散表邪的药物,与体内郁热相互作用才导致这样。然而,热邪逼迫血液向上而鼻出血,那么热邪就会随着血液排出而解除。这里说的是发汗应当以麻黄汤为主,并非是鼻出血病症解除之后,仍然使用麻黄汤。
张璐说:服药后症状稍有减轻,又出现心烦,是因为余邪没有完全清除。闭目懒睁且心烦严重,是因为热邪在经脉中亢盛,所以逼迫血液妄行而导致鼻出血,鼻出血后余热就会随着血液排出而解除。因为发汗之后又出现鼻出血,所以说是阳气郁遏太甚。有人说发汗后又鼻出血,而热邪仍然没有完全清除,再用麻黄汤发散没有清除的邪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邪热没有清除,那么“衄乃解”这三个字又该如何解释呢?
患太阳病,脉象浮紧,身体发热且无汗,若能自行鼻出血,疾病就会痊愈。
【注释】患有太阳病,脉象浮紧,发热且身体无汗,这是典型的伤寒脉象和症状,此时应当通过发汗来解表。若应当发汗却未发汗,就是失汗。失汗会使寒邪闭阻在卫分,热邪郁滞在营分。起初若不能从卫分通过出汗解除病邪,时间久了必然会从营分通过鼻出血而使病愈。所以太阳病凡是从体表解除病症的方式,只有出汗和鼻出血这两种。如今既然在营分失汗,那么营分中的血热就会妄行,进而自行鼻出血,热邪随着鼻出血而解除,疾病必然会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