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太阳病,先进行发汗治疗,但表证没有解除,接着又用攻下之法,此时脉象仍浮,病症不会痊愈。脉浮表示病邪在表,反而使用攻下之法,所以导致病症不愈。现在脉象还是浮,由此可知病邪依然在表,应当解除表邪,病症才会痊愈,适宜用桂枝汤。
【注释】患太阳病,先发汗后表证未解,此时仍适宜用发汗之法解表,却反而用攻下之法,这是治疗方法不当。脉象浮说明病症没有痊愈,因为脉浮代表病邪在表,却用攻下之法,所以病症不愈。如今误下后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脉象依旧浮,所以知道病邪还在表,仍然适宜用桂枝汤解除表邪,病症就会痊愈。
【集注】程应旄说:病症能否痊愈,可从脉象判断。能够痊愈的,其脉象必定不浮,表明病邪已离开体表。如果脉象浮,就知道病邪还在表,那么之前的攻下,自然是错误的,所以导致病症不愈。对于之前的失误,不必过于计较,只需依据当下情况。当下的病症,也不必过于纠结,只需依据脉象。脉象若浮,就知道病邪还在表,即便病程已久,仍然需要解除表邪,病症才会痊愈。有这样的脉象,就使用相应的药物,不能因为已经攻下,就认为桂枝汤不适用。
本来应该发汗,却反而用攻下之法,这是违背治疗原则的;如果先进行发汗治疗,就不算违背原则。本来应该先攻下,却反而发汗,这是违背原则的;如果先攻下,就不算违背原则。
【注释】确立治疗违背治疗原则病症的方法,关键在于分辨表里;而治疗表里病症,关键在于恰当运用汗法与下法。患有表里兼证的病人,应当审察汗、下的先后顺序,先后得当就是顺应病情,不得当就是违背原则。如果表证比里证更急迫,本来应该先发汗,却反而攻下,这就是违背原则;如果先发汗,然后再攻下,治疗就不算违背原则。如果里证比表证更急迫,应该先攻下,却反而发汗,这就是违背原则;如果先攻下,然后再发汗,治疗就不算违背原则。
【集注】程知说:这是说汗法与下法有先后缓急之分,不能颠倒顺序、胡乱施行。
汪琥说:治疗伤寒的方法,表证急迫就应该发汗,里证急迫就应该攻下,不能拘泥于先发汗然后攻下的顺序。汗法与下法运用得当,治疗就不算违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