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的身体瞬间僵住了,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个消息就像一道晴天霹雳,在他平静的工作世界里炸开。五种不同厚度的玻璃,还要带防爆涂层,三日内交样,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思绪却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不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没动,身体还保持着接电话的姿势,也没问“为什么是你们做”或者“谁批准的”,这些问题在他看来,在当下的紧急情况下,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只问:“最薄多少?最厚呢?”他的声音简洁而有力,仿佛每一句话都在为解决问题争取时间,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冷静地指挥着战斗。
“6毫米到15毫米,异形切割暂不需要,但涂层附着力要达到F4级以上。刘师傅,这可是个大难题啊,时间又这么紧。”小陈在电话那头苦哈哈地说道,声音里带着无奈和焦急。
“知道了。”他挂了电话,没说行不行,也没说做不做。控制室里安静了几秒,仿佛时间都为这突如其来的任务而暂停,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小吴从隔壁工位探头过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好奇和担忧,就像一只警惕的小猫:“客户催样?”
“嗯。”刘好仃轻声回应,然后翻开日志本,抽出一张空白页,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下五个数字:6、8、10、12、15。这几个数字仿佛是他要攻克的五座堡垒,每一座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然后在旁边画了一条竖线,写上“防爆涂层”,这几个字像是他为这五个数字增添的一层铠甲,既保护它们,又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再画一条横线,分出三栏:左边是“标准流程”,那是他们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常规操作,就像一条熟悉的老路,虽然安稳,但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可能并不适用;右边是“客户要求”,带着甲方的特定需求,那是他们必须要满足的目标,哪怕再艰难;中间空着,他标了个问号,仿佛在问自己,该如何在标准与客户要求之间找到平衡,满足这次独特的任务。
他盯着这张纸看了两分钟,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透过这张纸,看到背后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挑战。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每一个方案都被他仔细地斟酌和权衡,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在不断地分析和计算。然后他起身走到排产表前。墙上挂着的电子屏正滚动着未来七天的生产计划,全是清一色的12毫米浮法玻璃,批次编号一路排到307号。这种排法他已经看了三十年,每一个编号、每一种规格都像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稳定、高效、不出错,就像一部按部就班运行的精密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