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的手机在裤兜里震了第三下时,他正蹲在厂门口的花坛边,拿小铲子给一丛新栽的蓝雪花松土。手机屏朝上躺着,亮着两条新消息。第一条是小林发来的:“德国客户确认了,太阳能板供电数据可以加进报告,技术方案已出。”第二条来自小陈:“巴西那边说,‘诗光玻璃’他们愿意先订五块做样板,但希望咱们能拍个概念视频。”
他没急着回,而是把铲子往土里一插,站起身拍了拍手。掌心沾着泥,阳光晒得指节发烫。他抬头看了眼厂房屋顶的光伏板,心想:这厂子自己都快成“绿色样板”了,客户还嫌不够亮?
回到办公室,他顺手把沾泥的铲子靠在门后,打开电脑调出客户列表。地图上那些闪烁的小点,像撒了一把芝麻在世界地图上。他盯着看了两分钟,忽然抓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四个字:“建个群吧。”
不是微信群那种“群”,是正经的、能发帖、能投票、能上传设计稿、还能让德国工程师和巴西建筑师隔空吵架的那种“社区”。
他把小陈、小林、小王三人叫到会议室时,顺手带上了那盆办公室养了三年、半死不活的绿萝。往常开会,这盆绿萝都蜷在角落吸尘器旁边,今天却被他摆在了会议桌正中央。
“咱们要搞个客户社区。”他说完,顺手给绿萝浇了点水,“它都快枯了,得换个环境。”
小陈眨眨眼:“咱们这绿萝还能活?”
“重点不是绿萝。”刘好仃敲了敲桌面,“是‘社区’。客户提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野,光靠咱们一个个对接,迟早累趴。不如搭个平台,让他们自己聊起来。”
小林皱眉:“可咱们没搞过这种平台啊。注册门槛怎么设?内容谁来管?万一客户在上面吵架怎么办?”
小王也点头:“而且,谁愿意来?人家买块玻璃,还要进个‘玻璃爱好者俱乐部’?”
刘好仃笑了:“你们还记得上个月那个法国客户吗?他收到玻璃后,专门发了张照片,说‘这是我们的建筑,也是你们的用心’。这种人,不会嫌麻烦,他会觉得——终于有人懂他了。”
他打开投影,调出一份草图:社区首页分三块——“灵感集市”“技术角”“福利站”。“灵感集市”放客户自己设计的包装、创意应用;“技术角”由公司技术人员定期更新玻璃性能解析、安装建议;“福利站”则是积分兑换、限量新品优先体验。
“咱们不卖课,不卖货,就卖‘被听见’。”他说,“客户提个想法,哪怕荒唐,咱们也回一句‘有意思,能细说吗?’他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个订单号,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