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有种微妙的电流,像雨前的风。
可小王还是摇头:“听着是挺酷,可人力呢?翻译、运营、内容制作,咱们客服部哪来这么多人?”
“不靠一个部门。”刘好仃说,“靠机制。比如客户社区,初期咱们推,后期让他们自己玩起来。就像广场舞——你放第一首《最炫民族风》,后面大妈们自己就接上了。”
又是一阵笑。
但小林没笑。他盯着白板上的“定制包装”四个字,犹豫着开口:“刘工,沙特客户要阿拉伯纹样包装,印尼要防潮膜带图腾,法国要材质故事卡……咱们真能一个个做?”
“不能。”刘好仃答得干脆,“但我们可以做‘模板库’。”
他翻开笔记本,亮出一页草图:一个基础包装盒,四周留出可替换区域,像拼图。
“文化元素模块化。”他解释,“中东用几何纹,北欧用极简线条,日本用浮世绘风。客户下单时勾选偏好,系统自动生成包装设计,传给本地合作印刷商。”
小陈眼睛亮了:“还能加个‘客户专属LOGO烫印’服务,收点溢价。”
“对。”刘好仃点头,“增值服务不是白送,是让客户愿意多花一点,换来‘这是我的玻璃’的感觉。”
小王终于松口:“那客户社区呢?别搞成死群,发个消息三年才回一句‘666’。”
“那就得有‘钩子’。”刘好仃说,“比如每月一次‘新品体验官’招募,从社区里选十个客户,免费寄送新研发的玻璃样品,让他们试用后拍视频反馈。”
“还能搞积分。”小陈兴奋起来,“发帖、分享、提建议都加分,积分换定制礼品,比如刻名字的玻璃镇纸。”
“或者优先供货权。”小林补充,“旺季时,高积分客户优先排产。”
刘好仃把这些建议全记下,白板渐渐被填满,像一张正在成型的拼图。
他忽然停下笔,回头问:“你们还记得越南客户提的微雕二维码吗?扫出来是公司创立故事。”
大家点头。
“这不只是技术需求。”他说,“是情感需求——他们想让自己的客户,也‘看得见用心’。”
他顿了顿:“所以我们的增值服务,不只是解决问题,更是帮客户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