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637集:国际文化差异深度剖析

第637集:国际文化差异深度剖析(1 / 2)

清晨的玻璃还没被阳光晒透,冷得像刚从退火炉里爬出来的梦。刘好仃坐在会议室靠窗的位置,手指夹着一支用到只剩半截的铅笔,在纸上轻轻划拉。手机屏幕还亮着,是阿芳凌晨三点发来的文件:“文化差异清单初版——东南亚篇”。他一条条往下看,看到“红色不可入祠堂”时顿了顿,又翻出小武那只刻着“家”的瓶子照片,对比着看。

“一个字,能压住半个人生。”他自言自语,笔尖在“禁忌”两个字上点了三下,像敲门。

八点半,阿芳抱着平板推门进来,发带换回了素色,但眼神比昨天更亮。小林紧跟着,耳机还挂在脖子上,手里捏着打印出来的数据表。老张最后一个到,手里的成本报表折得整整齐齐,边角却已经翘了起来,像是被反复打开又合上。

“开始吧。”刘好仃把手机推到桌子中央,“咱们那只刻字瓶,不是个例,是个信号灯。”

阿芳点头,投影亮起,屏幕上是她整理的17条禁忌和3条高共鸣点。越南忌断,新加坡重聚,马来西亚讲究家族排序;欧洲那边,德国人讨厌不对称,法国客户追问设计理念,英国买家在意“有没有手工痕迹”;北美最杂,有人要极简,有人要复古,但共同点是——“你说不清为什么,我们就不买”。

“问题来了。”小林翻了一页,“我们记住了这些,可怎么不踩雷?靠背清单?那得印成字典。”

老张把报表摊开:“更现实的问题是,要是每个地方都做一款,模具翻三倍,成本直接跳40%。咱们不是做奢侈品。”

刘好仃没急着答。他从包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纸,是上次会议的白板草图,上面画着“文化共振模型”的坐标轴。他指着东南亚象限:“这里的人,把瓶子当仪式的一部分。断了,就是断了根。不是颜色问题,是‘完整性’问题。”

他拿起铅笔,在纸上画出三层圈。

“第一层,看得见的:颜色、图案、文字。第二层,做得到的: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能不能改。第三层,摸不着的:为什么这么用?背后是怕死、怕散、怕不被记住。”

“所以?”阿芳问。

“所以,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得往下挖。”他圈住“容器不可断裂”这条,“‘不可’两个字,比‘断裂’更重。它不是建议,是红线。但红线底下,压着什么?是恐惧,还是信仰?我们得知道它有多深,才能决定瓶子能不能弯,弯多少。”

小林眼睛一亮:“就像模具应力测试?先算出材料能扛多大压力,再设计形状。”

“对。”刘好仃笑了,“文化也是材料,也有‘屈服点’。超过,就裂。”

他把三层圈贴在白板上,命名为“三级剖析法”。阿芳立刻新建文档,标题打上:“文化敏感度矩阵2.0”。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