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开笔记本,写下几个关键词:“信息同步、职责明确、反应速度。”
“所以从下周开始,我们要开展专项训练,重点解决这几个问题。”
“比如?”小林问。
“比如团队逃生游戏。”刘好仃笑着说,“你们听说过那种密室逃脱吗?我们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模拟场景,设定时间限制,看谁能最快找到出口。”
“听起来有点像真人版《极限挑战》。”王婷笑出声。
“对,就是这种感觉。”刘好仃点头,“另外,我们还会做几次限时任务竞赛,比如在五分钟内完成信息传递和应急处理,看看哪一组效率最高。”
“那心理训练呢?”阿浩举手,“上次演练的时候,我心跳快得像要蹦出来似的。”
“这个我也考虑到了。”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我们会安排一些压力适应训练,比如在噪音环境下完成任务,或者突然改变指令顺序,让大家学会在紧张中保持冷静。”
专项训练开始了。
头两天,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毕竟谁也不想大早上爬起来跑障碍赛,或者顶着烈日玩“信息接力”。但随着训练内容越来越有趣,氛围也逐渐活跃起来。
有一次训练,刘好仃故意设置了一个“误导信息”环节。他在对讲机里说:“火源在C区!”其实真正的“火情”是在D区。结果大部分人都被骗了过去,只有小张第一时间发现了不对劲。
“等等,刚才广播里说的是‘疑似电器短路’,而C区主要是仓储区,电器设备很少。”他皱眉分析,“应该是D区配电房的问题。”
这一番推理让刘好仃眼前一亮。
“不错啊小张。”他笑着夸道,“你这脑子转得比别人快多了。”
小张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以前在学校参加过辩论赛,习惯性会去验证信息来源。”
“那就太好了。”刘好仃当即决定,“下次演练,你来当临时指挥官,试试你的组织能力。”
专项训练持续了整整两周。
在这期间,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明显提升。信息传递更高效了,职责划分更明确了,面对突发状况的反应也更快了。
为了检验成果,刘好仃决定再来一次模拟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