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小林眼睛一亮,“那我们是不是得准备一份通用版的知识管理手册?”
“可以考虑。”刘好仃点头,“不过咱们得先总结一下经验,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还能改进。”
“我早就想说了。”李姐插话,“我觉得咱们最大的成功,是让大家都愿意分享了。以前你问个问题,人家都藏着掖着,现在大家都抢着说。”
“对,知识共享这件事儿,光靠制度不行,还得有氛围。”王师傅也加入讨论,“我们车间现在经常有人自发组织小课堂,讲讲自己的经验。”
“这就是文化。”刘好仃笑着总结,“制度是骨架,文化才是血肉。只有大家真正认同了,知识管理才能走得远。”
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回顾这段时间的点滴。有人提到轮值编辑制度的灵活性,有人说起问答角的活跃度提升,还有人建议可以定期举办知识分享会,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其实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做得更多。”小林突然说,“比如,把知识管理跟员工培训结合起来?”
“这个点子不错。”李姐点头,“新员工进来,直接就能从知识库里学到东西,省了培训时间。”
“或者,”王师傅补充,“我们还可以做个‘知识贡献榜’,每月评一次,激励大家多分享。”
刘好仃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一阵暖意。他知道,这个团队已经不再只是执行任务,而是在主动思考、主动创造。
“你们说得都很好。”刘好仃最后说,“我们总结经验,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走得更远。知识管理这件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像是给这份成就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
窗外,厂区的车流依旧川流不息,空气中飘着机油味和一丝青草香。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那座已经初具规模的新厂房。
“你们说,咱们的知识库,像不像那座楼?”他突然开口。
“怎么讲?”小林问。
“刚盖的时候,看起来就是一堆钢筋水泥,但只要方向对,时间到了,它就会变成一座真正的建筑。”刘好仃笑了笑,“而我们现在,就是在打地基。”
他回头看着大家,眼神坚定,“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这栋‘知识楼’,一定会越来越高。”
小林点头,李姐和王师傅也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研发部发来的消息:“新产品试产成功,预计下月可以上市。”
刘好仃看完,笑着把手机收起来,转身对大家说:“走吧,去看看咱们的‘大楼’,是不是又往上了一层。”
小林应了一声,几个人一起走出会议室,脚步声在走廊上轻轻回响,像是某种无声的鼓点,敲在未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