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从公元92年(壬辰年)到公元105年(乙巳年),一共十四年。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壬辰年)
春天正月,朝廷派大将军左校尉耿夔,给于除鞬授予印玺绶带,让中郎将任尚持符节护卫,驻扎在伊吾,就跟对待南单于的老规矩一样。
起初,庐江的周荣被袁安的官府征召,袁安上奏弹劾窦宪、窦景以及争议立北单于这些事儿的奏章,都是周荣起草的。窦家的门客、太尉掾徐齮特别讨厌他,威胁周荣说:“你给袁公出谋划策,排挤弹劾窦家,窦家那些凶狠的门客、刺客满京城都是,你小心着点儿!”周荣说:“我周荣,是江淮地区的孤寒读书人,有幸能在司徒府做事,就算被窦家害了,我也心甘情愿!”还叮嘱妻子儿女:“要是我突然遭遇飞来横祸,别给我收殓埋葬,希望我这小小的身躯能让朝廷醒悟。”
三月癸丑日,司徒袁安去世。
闰月丁丑日,任命太常丁鸿为司徒。
夏天四月丙辰日,窦宪回到京城。
六月戊戌初一,发生日食。丁鸿上奏说:“以前吕氏掌权,皇位差点就被转移;哀帝、平帝末年,皇家宗庙都没人祭祀了。所以就算有像周公那样亲近的关系,但没他那样的品德,就不能让他掌权。现在大将军窦宪虽说想自我约束,不敢越界;可天下不管远近的人,都吓得赶紧听他的话。刺史、二千石官员刚被任命,去拜见辞行、求通报等答复,就算拿到了朝廷的符节印玺,接到尚书台的指令,也不敢马上走,有的等了几十天。他们背弃王室,投靠私门,这就是皇上威风受损,下面官员权力太大了。下面人违背常理,上天就会显示征兆,就算有秘密阴谋,神灵也能看透,用天象警示,告诉君主。在事情刚冒头时制止容易,等严重了再挽救就难了。人们都容易忽视小事,最后搞出大祸,出于恩情不忍心教导,出于情义不忍心割舍,等事情过去了,才明白这是未来的借鉴。天不能不刚健,不然日月星就不亮;君主不能不强大,不然地方官员就会横行霸道。应该趁着天象大变,改革政治,纠正失误,顺应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