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餐一顿的韩斌,摸着微微鼓起的肚子,感觉浑身充满了力气——当然,也可能是碳水化合物的力量。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旁边堆成小山的空笼屉和汤碗,又看了看了看目瞪口呆的伙计们。光头壮汉(炸油条那位)正用一块油腻腻的抹布擦着灶台,眼睛瞪得像铜铃,嘴里啧啧有声:“乖乖!这小子真能吃!第八笼水煎包!第五碗胡辣汤!还都是实打实的肉馅!老板,恁说,他会不会把咱们店吃垮喽?” 旁边和面的老婶也停下了捶打面团的巨力,擦着汗笑道:“可不是嘛,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劲头,看着就喜人!”
赵杞中正拿着个油腻的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利落。闻言,他头也不抬,嘴角却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那笑容里带着长辈特有的宽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垮?那账目上的钱不是还多着呢?” 他停下拨算盘的手指,端起自己那个搪瓷缸子已经掉了几块漆的大茶缸,咕咚灌了一大口浓茶,这才慢悠悠地看向韩斌,眼神里满是赶小孩出去撒欢儿的促狭,“年轻人,正长个儿呢!筋骨要打熬,气血要充盈,不多吃点扎实的,拿啥去练?吃!敞开了吃!只要不浪费,管够!这点东西,吃不垮咱逍遥镇。”
韩斌被看得脸皮又有点发烫,赶紧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含糊地问:“老板…咱现在…弄啥?” 他做好了被指派去刷堆积如山的碗碟、清洗那几口巨大的汤锅,或者继续挑起扁担走街串巷的准备。毕竟,凌晨的“劳动改造”记忆犹新。
赵杞中放下茶缸,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大手一挥,语气轻松得像在聊今天天气不错:“弄啥?弄啥也不弄了!晌午头了,咱是卖早点的铺子,又不是酒楼!清闲了!” 他站起身,走到韩斌身边,带着一身混合着胡椒、牛油和汗水的浓烈气息,拍了拍韩斌的肩膀,那力道沉甸甸的,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剩下的时辰,就一个字儿——玩!” 赵杞中声音洪亮,脸上带着长辈特有的那种“赶小孩出去玩”的笑意,仿佛韩斌还是个需要放风的小学生,“恁大老远从玉城那犄角旮旯跑俺们这千年帝都汴梁来,就光搁店里闻胡辣汤味儿、搅大锅汤、挨人呲儿(挨骂)了?那包公祠的铁面无私、万岁山的皇家气派、清明上河园里头活过来的《上河图》…还有那铁塔行云、繁台春色、隋堤烟柳…恁都没瞅过吧?白瞎了这好地方!”
他顿了顿,目光在韩斌洗得有些发白的训练服上扫过,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调侃:“年纪轻轻,别整天跟个闷葫芦似的!趁这机会,赶紧去!好好耍耍!放松放松筋骨!把脑子里那些打打杀杀的筋儿都松一松!劳逸结合,懂不懂?光绷着,弦儿会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