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西月国的使者对我们的商业法典和基础医疗体系很感兴趣,表示愿意进一步探讨合作事宜。”使者兴奋地汇报。
苏璃抓住这个机会,亲自与西月国使者洽谈合作。但就在双方即将达成合作意向时,却传来消息,国内一些保守势力反对与西月国合作,认为这会威胁到新宸的传统。
苏璃能否说服保守势力,顺利与西月国达成合作?在文化融合的道路上,她又该如何应对更多未知的挑战,实现新宸真正的开放包容?
基础医疗的新困境与突破
随着基础医疗体系的逐步完善,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虽然各地都建立了医馆,但医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地区的医疗效果不佳。
“陛下,一些偏远地区医馆的医师,对某些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偏差,影响了百姓对基础医疗的信任。”负责医疗监督的官员汇报。
苏璃决定建立医师考核制度,定期对医师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将接受再培训。同时,在中心医馆设立医师进修班,邀请帝国顶尖的医者授课,提升医师的专业水平。
然而,这一举措却遭到了一些医师的抵制。他们认为考核和进修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且影响日常的医疗工作。
“陛下,我们日常工作繁忙,哪有时间参加考核和进修。”一位医师抱怨道。
苏璃耐心解释:“只有不断提升你们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我们会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减少对你们工作的影响。”
在解决医师问题的同时,苏璃还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一些大城市的医馆资源过剩,而偏远地区却依然短缺。
苏璃能否说服医师们接受考核和进修,同时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基础医疗体系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她又该如何突破困境,让基础医疗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
教育普及的新波折与转机
教育普及工作在艰难推进中迎来了新的波折。随着学校的增多,教材的编写和更新成为当务之急。但不同地区对教材内容的要求差异较大,难以统一。
“陛下,北方地区注重术法实战,希望教材增加更多实战案例;而南方地区则强调文化传承,希望教材能更深入地讲解经典文化。”负责教材编写的官员说道。
苏璃决定在保证基础内容统一的前提下,编写不同版本的特色教材,满足各地需求。同时,她鼓励各地的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将地方特色融入其中。
然而,这又带来了教材审核的难题。如何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思想的正确性,成为摆在苏璃面前的新问题。
就在苏璃为教材问题头疼时,一位民间学者主动上书,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材编写模式——利用灵纹技术制作互动式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触摸灵纹获取更多知识和案例。
苏璃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决定尝试推广。但这种新的教材制作技术成本较高,推广起来难度不小。
苏璃能否解决教材审核和推广的问题,让教育普及工作借助新的技术更上一层楼?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次转机似乎都伴随着新的挑战,她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