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从没想过,你的"方便"是用多少辛苦换来的,你的"能力"不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工具。就像有人种了棵果树,亲戚们天天来摘果子,不仅自己吃,还拿去送人,等树快枯死了,反而怪你"不会种树"。终于有一天,果树的主人竖起了篱笆,却被骂成"小气鬼",没人问他曾为这棵树浇了多少水,施了多少肥。
亲情里的道德绑架,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的父母重男轻女,从小把好吃的好穿的都给弟弟,却让她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工资全部上交;等她在城里站稳脚跟,父母带着弟弟找上门,说"你必须给弟弟买套房,不然就是不孝";她不愿意,父母就在她公司楼下哭闹,说她"翅膀硬了,不认爹妈"。
这样的亲情,早就变成了枷锁,一边吸着你的血,一边骂你"不够孝顺"。还有人被叔伯逼着帮衬堂兄弟,理由是"你家条件好,就该多担待",可当他生意失败需要周转时,那些被帮过的人却集体沉默,说"我们也不容易"。
所谓的六亲不认,不过是挣脱枷锁的无奈,既然你的付出永远填不满他们的欲望,既然你的委屈从来得不到体谅,那不如关上心门,至少能保住自己不被拖垮。
六亲不认的背后,往往藏着"一碗水端不平"的失望。大家庭里,总有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闹的亲戚占便宜。你懂事,所以父母的养老钱你多拿;你能干,所以亲戚的麻烦事你多担;你沉默,所以好处永远轮不到你,锅却总要你背。
有人的姑姑总在奶奶面前说他"不孝顺",因为他没像堂哥那样给奶奶买金镯子,可姑姑不知道,他每个月给奶奶的生活费是堂哥的三倍,只是没声张;有人的舅舅总夸表姐"贴心",因为表姐会说好听的话,可舅舅生病住院,熬夜陪护的是他,垫付医药费的也是他。
时间久了,谁都会累,不是不愿意付出,而是不愿意自己的付出像扔进水里的石头,连点响声都没有,还要被说"做得不够"。于是他学会了拒绝,学会了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人身上,却被贴上冷血的标签。
还有些六亲不认,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家庭。有人的嫂子总来家里借钱,今天给侄子买玩具,明天给哥哥买酒,妻子忍了三年,终于提出"再这样就离婚";有人的父母偏心小叔子,总想让他把攒的钱拿出来给小叔子创业,可他自己的孩子还等着钱交学费。在大家庭和小家庭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不是不爱亲人,而是不能用自己小家庭的安稳,去满足别人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