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熟悉她的其他摊主都知道,她每天收摊前,会偷偷把别家摊位的秤砣换轻两克,等第二天有人找来时,她又公正地站出来调解:“哎呀,可能是秤坏了,邻里之间别计较。”
转头就把对方的老主顾拉到自己摊前,低声说“还是我这秤准,你放心买”。
有次新来的年轻摊主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当面戳穿时,她立刻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我好心帮你招揽生意,你倒反过来咬我一口,年轻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啊!”
周围的顾客不明就里,纷纷指责年轻摊主欺负老人,最后年轻摊主不得不把摊位转让,临走前叹着气说:“原来好心真的斗不过装出来的好心。”
这种两面三刀的算计,在人际关系中无处不在。你以为的盟友,可能正把你当成向上爬的梯子。
有对合租的年轻人,其中一人总帮晚归的室友留门,替她签收快递,甚至在她失恋时陪她哭到天亮。直到室友突然搬去公司宿舍,她才从房东那里得知,室友早就跟房东说“同住的总带朋友回来,太吵了”,还好心建议把房租涨三百,理由是“对方工资高,不在乎这点”。
而那些被她带回来的朋友,不过是她偶尔加班晚了,同事顺路送她回来而已。更让她心寒的是,室友走时还带走了她新买的吹风机,在朋友圈发图说是“闺蜜送的离别礼”。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擅长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他们害了你之后,还能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也是没办法”。
就像那个总说“咱们是姐妹”的远房亲戚,借走家人的积蓄后迟迟不还,等家人上门要债,她就抱着孩子坐在地上哭:“我以为你懂我难处,孩子病着,你就非要逼死我们吗?”
周围的亲戚立刻劝被借钱的人:“她也不容易,你条件好,再缓缓吧。”
没人知道,这位亲戚用这笔钱给自家新房买了沙发,还在朋友圈晒图,只对被借钱的人设了权限。被借钱的人有苦难言,反倒成了亲戚口中“冷血、不顾亲情”的人。
有位老员工在单位干了二十年,最信任的就是自己带的徒弟。徒弟嘴甜,总说“您是我师傅,我肯定跟您一条心”,端茶倒水从不间断,连老员工母亲生病,都是他跑前跑后帮忙挂号。老员工感动得把毕生经验都教给他,连自己负责的核心项目都带着他一起做。
可就在项目结题前,徒弟突然提交了辞呈,转身去了竞争对手公司,而他带去的方案,正是老员工熬夜改了七遍的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