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医圣传 > 第383集:《苗医文化创意大赛》

第383集:《苗医文化创意大赛》(2 / 2)

消息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全球创意圈激起层层涟漪。伦敦的设计工作室里,华裔设计师林墨正对着电脑里的苗医古籍图片发呆。屏幕上是一幅手绘的《百毒化解图》,毒蛇与草药缠绕共生,旁边用苗文写着“以毒攻毒”。“这不就是当代环保理念的古老表达吗?”他突然抓起数位板,将毒蛇的轮廓改成塑料瓶,草药则化作破土而出的新芽。

肯尼亚内罗毕的艺术区,雕塑家卡玛尔在新闻里看到了大赛消息。他想起祖母用树皮和蜂蜡治疗胃痛的偏方,与苗医的草药疗法惊人地相似。“或许所有传统医学,都是人类对抗病痛的集体记忆。”他决定用当地的乌木和中国的竹丝,雕一座双手交握的雕像——左手握着非洲鼓,右手握着苗医的药杵。

三个月后,当阿依和同事们拆开最后一个来自巴西的快递时,办公室的地板已经被数千份作品堆满。他们给每份作品贴标签时,发现邮戳覆盖了几乎所有大洲:挪威的极光下有人寄来用驯鹿皮制作的苗药包,印度的恒河边有人送来绘着瑜伽与苗医推拿融合图谱的卷轴,甚至南极科考站的研究员,也用冰雕的形式复刻了苗医的经络图,再拍成照片寄来。

初评那天,评审团的老师们对着电脑屏幕连续看了十六个小时。中央美院的周教授在一幅油画前停住了鼠标:画布上,苗寨的吊脚楼与纽约的摩天大楼在晨雾中重叠,穿苗服的老医婆背着药篓,与穿白大褂的医生擦肩而过,他们手中的药箱里,都露出一株同样的草药。“这是叫《医者归途》吧?”周教授放大签名,作者是洛杉矶的留学生王棠,“她把苗医的‘根’,画成了能扎在任何土壤里的植物。”

索菲亚的作品也出现在文创产品类的初评名单里。她设计的银质书签,把苗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转化成四种不同的纹样:望诊是眼睛的轮廓,闻诊是飘动的药香线条,问诊是交错的对话气泡,切诊则是脉搏的波形。最妙的是书签末端,挂着一颗可以打开的小银球,里面装着干制的薄荷——翻开书时会散出淡淡的清香。“这是把苗医的体验感,藏进了阅读的仪式里。”评审之一的苗医传承人潘奶奶,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银球,眼里闪着光。

复评阶段,争议出现在一组名为《苗药电子图谱》的交互设计上。作者是柏林的一个技术团队,他们把苗医的草药图谱做成了可触摸的电子屏,指尖划过“金银花”的图案,就会弹出它在不同苗药配方里的用法,甚至能听到苗医念诵的采收口诀。“这会不会消解了传统的神圣感?”有评审提出质疑。蒙启山却想起自己小时候,祖父总说“药是活的,会跟人说话”。“或许,让苗医的智慧学会说数字时代的语言,才能让更多人听见。”他的话让团队的作品最终通过。

最新小说: 童生相公别害羞,冲喜娘子超会撩 猫仙事务所 冷帝的小宠妃 弹幕系统,小透明成长为最强女 贵族婚姻[安娜] 穿成洗白恶雌她姐,兽夫争着宠 致死迷恋 折金钗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