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章:西湖秘约(史弥远与北使的暗夜私会)(至元四十二年秋?临安西湖)
西湖被蒙蒙细雨笼罩,苏堤的柳丝垂在水面,荡起细碎的涟漪。一艘乌篷画舫从净慈寺码头悄然驶出,船头挂着 “祈福” 的青幡,舱内却燃着西域的安息香 —— 这是史弥远与北境约定的暗号。老相爷披着件半旧的道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盏底的 “寿” 字已被茶水浸得发乌。
“相爷,张诚已在三潭印月候着了。” 心腹周忠低声禀报,将一顶竹笠递过来,“按您的吩咐,岸边只留了五个会水的暗卫,都扮成渔夫。” 史弥远接过竹笠,罩住花白的发髻:“徐清叟的人没跟来吧?” 周忠答:“今早故意放出您去灵隐寺的消息,他们的眼线都盯错了地方。” 画舫穿过一座石拱桥,雨声被船篷挡在外面,舱内只剩下香灰落在香炉里的轻响。
史弥远掀开舱帘一角,见三潭印月的石塔在雾中若隐若现,岸边泊着艘不起眼的渔船,一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正弯腰收网,手指却在船板上敲出三短一长的暗号 —— 那是萧虎麾下特有的联络方式。“让船家在芦苇荡停片刻。” 史弥远放下帘布,掌心已沁出薄汗。他从政四十余年,与金使、西夏使打过交道,却从未像今日这般,与 “敌境” 的使者在自家腹地密会。
张诚收网的动作带着刻意的笨拙 —— 他自幼在淮北长大,不识水性,为扮渔夫,昨夜在客栈练了半宿摇橹,手心磨出好几个血泡。听见画舫靠近的动静,他摸了摸腰间的鱼篓,篓底垫着层油纸,里面藏着萧虎的亲笔信。
画舫泊在芦苇荡深处,周忠先跳上渔船,用匕首在舱板上划了个十字(验明身份的记号)。张诚解开鱼篓的活扣,将信物递过去:“请相爷过目。” 那是块黑檀木佩,上面阴刻着个 “守” 字,边缘还留着刀劈的痕迹 —— 史弥远认得,这是萧虎在盱眙盟约时,用腰刀劈木为誓的信物。
登上画舫时,张诚的草鞋在舱板上留下几个湿脚印。他刻意低着头,眼角却扫过舱内的陈设:紫檀木案上摆着官窑瓷,墙上挂着米芾的字,处处透着江南的精致,与虎首堡的粗犷截然不同。史弥远的目光落在他手腕上 —— 那里有道浅疤,是去年在盱眙处理互市纠纷时,被蒙古千户的皮鞭扫到的。“张大人不必多礼。” 史弥远示意他坐下,“萧将军让你带了什么话?”
安息香的烟气在两人之间缭绕,史弥远先给张诚斟了杯龙井,茶汤碧绿,浮着两片茶叶。“听说忽必烈大汗给萧将军下了南征令?” 他没看张诚,视线落在摇曳的烛火上,“拔都亲王的骑兵已到河中府,淮南怕是迟早要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