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三不屠’令,在桑多梅日城救了百十个教士工匠,却让前锋官质疑我军威。” 拔都呷着马奶酒,语气带着不满,“蒙古人打仗,靠的是‘投降免死,抵抗屠城’,你破了规矩。” 萧虎早有准备,递上《桑多梅日城收获册》:“此城归顺后,献粮五百石,铁匠二十,比屠城所得多三倍。若杀了工匠,谁给咱们修攻城器械?”
帖木儿在旁帮腔:“教士在欧洲威望高,留着他们,能劝降不少小城。” 拔都却拍了桌子:“去年在莱格尼察,咱们屠了城,后来沿途诸城望风而降!威慑比什么都管用!” 萧虎不急不躁:“六哥请看,这是基辅商市的账册 —— 欧洲商人听说咱们不屠工匠,都敢来交易了,每月能多赚百两银。” 他将账册推过去,“短期看,屠城显威;长远看,得人得财,才是真赢。” 暖阁内的炭火噼啪作响,两人的影子在墙上忽明忽暗,像在角力。
拔都摊开西征地图:“波兰以西的土地,按大汗令,归我兀鲁思;但俘虏中的贵族子弟,得给我做质子。” 萧虎却指着基辅周边:“工匠归我,是说好的;但从波兰掠来的织布机,得分我一半 —— 基辅商市正缺这东西。” 两人讨价还价,像在分猎物的牧民。
“土地入行省版图可以,但税赋得三七分 —— 我七你三,毕竟我出的兵多。” 拔都寸步不让。萧虎笑了:“六哥忘了,粮草是我供应的?若无基辅的青稞,西征军撑不过正月。依我看,税赋五五,但工匠的口粮得由行省出。” 最终各让一步:人口(贵族归拔都,平民归行省)、工匠(铁匠归萧虎,木匠归拔都)、土地税(六四分成)。文书官记录时,笔尖都在发颤 —— 这纸上的每一笔,都关系着数万人的命运。
拔都用红笔在地图上圈出匈牙利:“此地盛产良马,若拿下,西征军能扩编三成。” 他计划秋收后便出兵,“趁欧洲人还没反应过来,一路打到多瑙河下游。” 萧虎却用黑笔在基辅周边画了个圈:“六哥请看,这几处烽燧年久失修,波兰残部还在山林作乱,若此时西进,后院必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