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终南得传,药识真味
西汉年间,终南山有位隐士,姓崔名文子,自幼慕道,在山中结庐而居,每日采芝炼丹,却总不得其法。一夜,他梦见自己步入兜率宫,见一白眉老者正在炼丹,炉中香气让他顿觉神清气爽,衰老之态尽消。老者递给他一卷竹简:“此散可益寿,然需识得‘君药’白术,方能施用。”
梦醒后,崔文子枕边果然多了一卷竹简,正是“老君益寿散”的药方,末尾注着:“白术,得昆仑土精,终南山亦产之,阳坡黄土者佳,断面有朱砂点,香气烈,乃真品。”他按捺不住激动,次日便入山寻白术。
春末的终南山,草木葱茏。崔文子依药方提示,专找阳坡黄土处。行至一处山坳,见坡上长满了一种草本植物:茎秆直立,高约二尺,叶片互生,边缘有锯齿,叶面带着一层细白的绒毛,阳光下泛着淡绿光泽。他想起梦中老君所言“春生苗,夏长叶”,此时正是白术长叶的时节,叶片的形态与描述分毫不差。
他蹲下身,以手刨开泥土,只见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表面灰黄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如老者的脸。挖出一株,抖去泥土,根茎断面即刻渗出乳白的汁液,很快凝结成珠,断面的“朱砂点”如碎金般散布在黄白色的肉质中,香气浓郁,带着一股温厚的土腥味,却不刺鼻。“果然是白术!”崔文子大喜,将根茎托在掌心,只觉一股暖意从指尖渗入,丹田处微微发热。
回到草庐,崔文子仔细研究药方中的“七情”:“白术与人参相须,益气之力倍增;与天门冬相使,滋阴而不碍脾;与熟地黄相畏,可制其滋腻;与藜芦相反,同用则伤人……”他采来新鲜白术,按“春采叶,夏采花,秋采根”的古法,分别炮制:叶阴干,花晒干,根用米泔水(属土)浸三日,切片烘干。
一日,崔文子用白术叶煮水,饮后觉脾胃舒适;用白术花泡茶,竟让他多日的咳嗽止住了。他愈发感叹:“老君所言不虚,白术一身都是宝,叶可清暑,花可润肺,根可健脾,真乃‘土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