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银条双生记》上卷

《银条双生记》上卷(1 / 2)

《银条双生记》

楔子

混沌初开,天地未分,先有一气流转,化而为阴阳。阳升为天,阴降为地,天地交泰,孕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行不止。五运乘天,六气临地,春风、夏暑、秋燥、冬寒,加之时疫温厉,共塑四时生杀。药皇神农氏踏遍山川,观草木应季而生,察根茎随气而长,悟得“天人同构”之理——人若草木,需顺四气(寒热温凉),调五味(酸苦甘辛咸),归十二经,方得平和。

彼时,北地有两脉气穴,一在太行东麓(后名祁州,今安国),土厚水润,属坤地之精;一在燕山北麓(后名牛家营子,今赤峰喀喇沁旗),沙沃风清,含金气之华。天地氤氲,两穴各孕一株灵根,形似银条,叶带露而润,根含津而甘,因吸两地水土灵气,隐有双生之契。此根,便是后世医家口中的“沙参”。

上卷:双根初萌,医道肇始

第一回 祁州土孕金芽,神农初辨甘凉

太行之东,祁州地界,有片黑土如膏,春至则地气上腾,化作薄雾缠于阡陌。某年春分时至,木运当令,厥阴风木主事,天地间草木抽条,独有一丛幼苗异于常草:茎如碧玉,节间生细毛,叶呈卵形,边缘带锯齿,晨露坠其上,映日如碎银。

此地有位药农,姓邳名彤,祖上曾随神农尝百草。这日他荷锄巡田,见幼苗周遭寸草不生,奇之,掘土三尺,得一根如指,色白半透,断面泌黏汁,嗅之有清苦回甘。正欲入口,忽闻空中似有古音:“此乃坤土纳金气所生,性甘凉,可润金燥,勿轻尝。”

邳彤惊觉,知是药神示警。彼时恰逢祁州大疫,众人咳逆不止,痰少而黏,舌红少津——此乃秋燥犯肺,肺属金,金燥则火炎。邳彤忆起药神所言“润金燥”,取根切片,与蜂蜜同煎。病者饮之,次日咳减,三日津生,旬日而愈。

消息传开,乡邻皆来求药。邳彤细察其性:春生苗,夏长叶,秋实根,冬藏气,恰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序;入口甘能补,凉能清,归肺、胃二经,确是滋阴润燥之良品。因根如银条,生于沙地(祁州古多沙壤),遂名“沙参”。

第二回 燕山风孕玉茎,牧女偶识生津

燕山以北,牛家营子一带,地多沙砾,风从漠北来,秋燥尤烈。有位蒙古族牧女,名唤其其格,善识草原草木。一日冬藏时节,羊群染疾,个个瘦骨嶙峋,食草不化,口角流涎——此乃胃火亢盛,消谷善饥却运化无力,属土虚金旺之证。

其其格寻遍草原,见沙丘背风处有丛枯苗,茎秆虽萎,根却深埋沙下,如白玉雕琢,掘出时带沙砾,敲之清脆。她记起祖母口传:“沙下藏玉茎,能止渴,能安胃。”遂取根煮水,掺于草料中。三日许,羊群涎止,渐能食草长膘。

其其格细究此根:生于沙中,得金气之坚;经寒风历练,性偏凉而不寒;嚼之甘多苦少,入喉润胃,恰合“胃喜润恶燥”之理。她发现,此地沙参较祁州者根更粗壮,因沙地昼夜温差大,聚津更足,对付北方牧民因多食肉食引发的胃燥,效尤佳。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