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的人看着乌珠部落稳稳的帐篷和绿油油的麻黄,再看看自己被风沙追着跑的狼狈样,终于明白了“只采茎、不挖根”的道理,低着头说:“我们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第七章:麻黄新用显,智慧代代传
小巴特尔长大后,成了部落里的新首领。他不仅守着老规矩,还琢磨出麻黄的新用法。有次他发现,用麻黄茎煮的水,不仅能喝,用来洗僵硬的关节,效果也挺好。有个老阿妈,膝盖硬得弯不了,小巴特尔就每天用温热的麻黄汤给她擦洗,半个月后,老阿妈竟能自己走到麻黄沟去了。
他还发现,麻黄的茎秆晒干后,可以编成小筐,轻便又结实,装沙枣、苁蓉都不漏水。“这草全身都是宝,”小巴特尔对部落的人说,“茎能治病、编筐,根能固沙,咱更得好好护着。”
巴图临终前,把鹰羽杖传给了小巴特尔,指着岩石上的符号说:“记住,这不是普通的草,是咱和山神的约定,是咱在沙漠里活下去的根。只要草在,规矩在,咱部落就永远能在这儿扎下根。”
小巴特尔跪在地上,接过鹰羽杖,重重磕了三个头:“阿爷放心,我记着,子子孙孙都会记着。”
巴图走后,小巴特尔在麻黄沟旁立了块更大的石头,上面刻着巴图编的顺口溜,还画了麻黄的茎和根——茎秆向上,根须向下,中间用一条线连着,意思是“草护人,人护草,生生不息”。
第八章:风沙知约定,千年草常青
又过了几十年,乌珠部落的帐篷换了一茬又一茬,人也老了一茬又一茬,但麻黄沟的麻黄,依旧在春风里抽芽,在秋阳里结籽。
有一年,腾格里沙漠刮起了百年不遇的黑沙暴,天昏地暗,连最壮的骆驼都吓得趴在地上。周围几个部落的帐篷被吹翻了,羊群被卷走了,只有乌珠部落的帐篷,因为扎在麻黄沟附近,沙子被麻黄根牢牢锁着,虽有颠簸,却没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