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一支从外蒙古来的商队,在呼伦贝尔草原遭遇了暴风雪,商队里有个小孩,染了风寒,高热无汗,咳喘不止,随行的郎中束手无策。听说克鲁伦河流域有个年轻牧民,能用“神草”治咳喘,商队首领便带着孩子,冒着风雪来找阿古拉。
阿古拉见那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发紫,呼吸像拉风箱,赶紧按其其格的法子,用“风可汗”配杏仁、甘草煮了药汤,又在里面加了点蜂蜜——小孩怕苦。药汤喂下去不到一个时辰,孩子就出了汗,烧退了些,咳喘也轻了。
商队首领感动得拿出珍贵的丝绸和茶叶,要谢阿古拉,阿古拉却摆摆手:“草原上的草,是给所有受风寒的人准备的,不是换东西的。你们要是不嫌弃,就在我这住几天,等孩子好了再走。”
商队在阿古拉的蒙古包旁住了五天,孩子喝了五天药汤,彻底好了。临走时,商队首领把一匹上好的白马送给阿古拉:“这匹马能识路,能在暴风雪里找到方向,就像你和你的‘风可汗’,能给人指明活路。”
阿古拉骑着白马,把“风可汗”的种子和用法,传给了外蒙古的商队。他说:“草是草原的,不分内外,只要能救人,就该让更多人知道。”
消息传回部落,其其格老阿妈笑着说:“阿古拉长大了,懂得‘草原无界,医者仁心’的道理了。”
后来,连满洲里的俄国商人,都听说了“风可汗”的神奇。有个俄国商人的妻子,产后受了风寒,无汗恶寒,俄国医生用了各种西药都不管用。商人找到阿古拉,阿古拉用“风可汗”配当归(他从汉人药铺换来的),给商人妻子喝,三剂药就好了。
俄国商人惊叹不已,用生硬的蒙古语说:“草原的草,比教堂的圣水还灵!”阿古拉笑着说:“不是草灵,是草原的风,教会了草怎么守护人。”
第七章:其其格授诀,沙岗立石盟
其其格老阿妈八十岁那年,身体渐渐衰弱了。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把阿古拉叫到身边,颤巍巍地从毡垫下,摸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
打开红布,是一块磨得光滑的羊骨,上面刻着几行古老的蒙古文。“这是我年轻时,部落老萨满传给我的,”其其格的声音很轻,“上面记着‘风可汗’的秘密,你得记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