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芎记》下卷(1 / 2)

《双芎记》

下卷

第五回 临床辨证 双芎分途用

清代光绪年间,蜀地“仁心堂”的坐堂医秦柏舟,案头总摆着两罐川芎:左罐是蜀产结节团块,右罐是抚州直条抚芎。他的《双芎医案》里,记满了两者的用法分野。

有个贩茶的商人,常年在秦岭蜀道间奔波,风湿痹痛缠了十年,膝盖肿得像馒头,阴雨天疼得直打滚。秦柏舟取蜀芎五钱,配独活三钱、牛膝三钱,入黄酒煎服。商人连喝半月,说“膝盖里像有小锤子在敲,瘀块散了”。柏舟解释:“蜀芎结节里藏着‘破瘀’的劲,像蜀道的栈道,能钻进筋骨缝里;抚芎太直,没这股钻劲。”

同期,抚州“和安堂”的陈松年大夫,用抚芎治好了不少“外感气滞”的患者。有个书生赶考途中淋了雨,头痛如裹,胸胁胀得喘不过气。陈松年取抚芎三钱,配紫苏叶二钱、陈皮二钱,煮水趁热喝。书生捂汗半晌,说“头里的雾散了,胸口也通了”。松年笑道:“抚芎直条,像盱江水,能把表邪顺顺当当引出去;蜀芎团块太沉,反倒会把邪气压在里。”

两地医者偶有书信往来,比对医案后发现:蜀芎善治“久瘀深痹”,如关节痛、闭经瘀块;抚芎善治“新感气滞”,如外感头痛、脘腹胀满。秦柏舟在信中写道:“《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形异,实则性异、用异也。医者当如辨形般辨证,方不负双芎之能。”陈松年回信附了幅《双芎辨证图》:蜀芎旁画着盘绕的山路,抚芎旁画着平直的水路,旁注“形即性,性即用”。

第六回 商路辨伪 形态定优劣

民国初年,长江沿岸的药市上,蜀芎与抚芎的区分成了药商的必修课。蜀地“聚和行”的掌柜秦识途,有套“三摸三看”的辨伪法:摸重量(蜀芎沉、抚芎轻),摸质地(蜀芎硬、抚芎软),摸结节(蜀芎糙、抚芎滑);看断面(蜀芎纹乱如锦、抚芎纹直如线),看油点(蜀芎密如星、抚芎稀如砂),看芽眼(蜀芎多、抚芎少)。

有回镇江药商王二,想把抚芎拌红土冒充蜀芎,被秦识途当场识破。他抓起一根抚芎,在案上一磕:“蜀芎结节硬,磕着发脆响;你这抚芎直条,磕着发闷响,一听就露馅。”王二红着脸认罚,叹道:“都说蜀地的芎金贵,原来贵就贵这团块和结节里!”

抚州“同春茂”的掌柜江知源,则专做抚芎生意。他的抚芎总要选“条长一尺、头圆尾尖”的,用竹篓分层装,避免挤压变形。“咱这抚芎,贵在直和净,”他对客户说,“治外感要的就是这股清爽劲,要是混了蜀芎的沉劲,反倒滞气。”南北药商渐渐形成默契:蜀地药市重蜀芎,江南药市重抚芎,各取其长,互不替代。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