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芎苓双境记》下卷

《芎苓双境记》下卷(2 / 2)

最奇的是治“产后风”。有个产妇,生完孩子后既怕冷又头痛,还肚胀不消化。秦医和用“双芎合方”:山川芎一钱(散风寒)、坝川芎二钱(和气血)、当归三钱(补血)、生姜三片(温胃)。产妇喝了,又发暖又通气,很快就康复了。他在《双芎医案》里记:“山川芎如猛将开路,坝川芎如文臣安抚,一攻一补,方合产后虚实夹杂之证。”

这些医案后来被收入《灌县医志》,编者赞道:“蜀人识芎之深,莫过于此。知其在山则刚,在原则柔,分而用之,合而用之,皆中病机,此非深研物性者不能为。”

第七回 苓种遭劫 古法焕新生

清代道光年间,灌县遭了场大旱,龙门山的冷雾坡竟三个月没下雾,苓种长得又细又弱。接着又闹蝗灾,平原的芎田被啃得只剩残茎,药农们都急得直跺脚。

秦医和的后人秦守拙,看着干瘪的苓种,想起爷爷说的“古法应变”:“高山苓种若遇旱,可在坡地挖蓄水池,引山泉雾灌(用竹管将山泉引至高处,让水雾化滴落);平原芎田若遭蝗,可在田边种‘驱蝗草’(紫苏、薄荷,气味能驱蝗)。”他带着药农们挖池铺管,果然冷雾坡的苓苗缓了过来;在芎田边种上紫苏,蝗虫真的绕道走了。

有个外地药商趁机推销“洋苓种”,说“一年就能收,不用上山育种”。守拙试种了几分地,那芎根长得倒快,却虚胖如萝卜,断面的油点稀得像星,辛香也淡。“这芎看着大,实则没气,”守拙叹道,“就像没在山里炼过的娃,经不起折腾。”他把洋苓种拔了,重新用自家的老苓种,还在《芎谱》里加了句:“苓种如人,需经山雾寒土炼其骨,平原暖土丰其肉,缺一不可,外来者终非我族类。”

为了保住老苓种,守拙把冷雾坡划为“禁地”,只许秦姓族人进入育种,还编了《苓种口诀》让子孙背:“雾中播,雪中藏,五叶期,须培霜;山下栽,土要良,三壅根,九晒阳。”这口诀后来成了灌县药农的“传家宝”,确保苓种繁育的古法没在灾年中断。

第八回 文献载史 芎艺传千古

民国年间,《灌县川芎》一书问世,编者正是秦守拙的孙子秦文谱。这本书详细记载了“苓种繁育”的全过程:从龙门山冷雾坡的选地、播种、管理,到平原油沙土的移栽、培土、采收,连“雾灌”“驱蝗草”这些应变法子都写得清清楚楚。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