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芎苓双境记》下卷

《芎苓双境记》下卷(1 / 2)

《芎苓双境记》

下卷

第五回 技艺传家 双芎显其能

秦山翁的孙子秦原娃,接过爷爷的木锄时,龙门山的冷雾坡已辟出百亩苓田,平原的油沙土也连成了片。他在爷爷的农谚基础上,又添了新法子:高山育苓时,在腐叶土里掺些云母片碎末,“这石片带凉性,能让苓根更挺”;平原栽芎时,在菜籽饼里拌点河沙,“沙能透气,根块长得更圆”。

有年成都府暴发“头风疫”,患者头痛如裂,遇风更甚。府医李大夫来灌县求药,原娃推荐了山川芎:“这种芎得山雾金气,散风寒的劲足,配羌活、防风,三剂就能见效。”李大夫将信将疑地带回去,果然药到病除。他特地来谢,见原娃正指挥药农分选川芎——圆整油亮的山川芎堆在竹筐左,稍扁润的坝川芎堆在右,“左边发往山区,治风寒;右边送进水乡,治湿滞,错不了”。

原娃的儿子秦砚娃,读书识字,把家里的苓种繁育法子记在《芎谱》里:“冷雾坡海拔需超一千八,土温不得过十五度;油沙土需掺三成河沙,pH值在6.5至7之间。”他还画了《苓种生长曲线图》,发现高山苓苗在第五片叶时,根须生长速度是茎叶的三倍,“这是‘蓄根期’,此时若遇高温,必毁其性”。

有个从云南来的药农,想引种灌县芎种,砚娃给他看《芎谱》:“你们那儿海拔不够,雾期短,育不出好苓;平原土黏,栽不出圆根。得按这图改环境,不然白费功夫。”云南药农依言在高海拔山区仿建冷雾坡,果然种出了合格的川芎,叹道:“蜀地的芎,连性子都带着讲究,差一点都不成。”

第六回 双芎入方 医案证其效

明代的灌县,有座“双芎堂”药铺,掌柜正是秦砚娃的后人秦医和。药铺的柜台分左右,左置山川芎,右放坝川芎,墙上挂着《双芎辨证图》:山川芎主治“风寒痹痛、巅顶头痛”,坝川芎主治“脾胃瘀滞、妇人经病”。

有个樵夫在龙门山砍柴,被风雪灌了项背,回来后脖子僵得转不动,头痛如锥刺。秦医和取山川芎三钱,配羌活二钱、细辛一钱,煮成药汤。樵夫喝了,当晚就出了身透汗,说“脖子里像有股热流在转”。医和解释:“山川芎得山之金气,能引药达巅顶,羌活、细辛都是风药,跟着芎劲儿往上走,风寒自然散了。”

镇上的绣娘,久坐刺绣,总说“心口堵得慌”,月经也拖拖拉拉。秦医和用坝川芎配香附、陈皮,三剂就通了。绣娘问缘故,医和指着坝川芎:“这芎得平原土气,性温和,能行脾胃之气,香附疏肝,陈皮化湿,仨在一块儿,气顺了,血自然通。”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