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蘼娘将蘼芜分为三束:一束最嫩的,择洗干净,放入陶罐,加几颗蜜枣,煮成“蘼芜汤”——春日里人易困倦,这汤辛香能提神,甘润能养脾;一束稍老些的,阴干,装入布囊,挂在窗前,既能驱蚊虫,又能让屋里常年飘着香;最后一束,带着泥土,栽进院角的竹篱下,她总想着,多栽些,等阿珩回来,便能编满整个花环。
陶罐里的蘼芜汤沸了,辛香混着枣甜,飘出窗去。隔壁的阿婆闻到了,笑着说:“蘼娘的汤又煮好了?这香啊,能把人的魂勾住。”蘼娘掀开锅盖,看着汤里翻滚的嫩叶,忽然觉得,这蘼芜的香,不仅能勾魂,还能把那些藏在心底的念想,一点点熨帖得柔软起来。
第二回 故妇含悲采蘼芜 辛香一缕解眉颦
入春以来,淇水村多了位沉默的妇人。她是从邻村来的,大家只叫她“芜娘”,说是被夫家休了,投奔亲戚而来。芜娘总是独自坐在溪边的蘼芜地里,手里攥着一片蘼芜叶,眼神空落落的,像被春水浸得发涨的棉絮。
这日清晨,蘼娘采蘼芜时,见芜娘对着溪水落泪,肩膀微微耸动,手里的蘼芜叶被捏得发皱,辛香却依旧执拗地飘出来。“芜娘,露重,别坐太久。”蘼娘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芜娘抬头,眼圈红肿,声音沙哑:“这蘼芜……香得让人心里发慌。我前夫曾说,最喜欢我鬓边的蘼芜香,如今……”话未说完,又泣不成声。
蘼娘想起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原来诗里的愁,是真的能浸在蘼芜香里的。她拉着芜娘回家,取来刚煮好的蘼芜汤,又加了几片陈皮——陈皮能理气解郁,与蘼芜的辛香相配,像两只温柔的手,能把揪紧的眉头慢慢抚平。
“尝尝吧,这汤能宽心。”蘼娘把汤碗递过去。芜娘犹豫着喝了一口,那辛香先是冲了冲鼻腔,随即化作一股暖流,顺着喉咙往下走,走到胸口,竟把堵在那里的哽咽冲散了些。“这汤……不苦,还挺好喝。”她又喝了几口,眼眶虽还红,却不再掉泪了。
蘼娘解释:“蘼芜性温,辛能散郁,香能醒脾。人心里的愁,就像春天的雾,郁久了会成湿,这蘼芜的香,能像风一样,把雾吹散。”她又取来阴干的蘼芜,与合欢花一起装入布囊,递给芜娘:“放在枕边,夜里能睡得安稳些。合欢花能解愁,蘼芜能醒神,俩好姐妹似的,能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