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川芎圃里,像两棵并肩的树。风中的香,比往常更浓,仿佛在为这对坚守初心的友人,唱一首重逢的歌。
第九回:俗客慕利求香,坚拒守拙安贫
入夏后,有个富商慕名而来,想以百两银子买下方一夔所有的川芎,说要运回京城,做成“天下第一香”,专供权贵。
“方先生,”富商捧着银票,笑得满脸堆油,“这草在你这儿,不过是药;在我这儿,能成金!你看这价,够你盖座大宅院了。”
方一夔正在捆扎晒干的川芎叶,准备送给患风湿的乡邻,闻言头也没抬:“我种芎,是为解湿,不是为换钱。这香若沾了铜臭,就浊了,治不了病,也安不了心。”
富商不死心,又说:“那我请你去京城,专为皇家种芎,官至五品,如何?”方一夔指着药圃:“你看这芎,离了溪畔的土,到京城的金盆里,能长得好吗?人也一样,离了本心,再高的官,也是空壳。”
富商悻悻而去,路上遇见卖菜的农妇,抱怨道:“那酸秀才,放着银子不要,守着堆草当宝!”农妇笑道:“你不懂,方先生的香,是给咱穷人治病的,不是给你们富人熏衣裳的。”
这事传开后,乡邻们更敬重方一夔,有人送来新米,有人帮着除草,都说:“先生守着香,咱就守着先生。”方一夔把富商留下的银票换成粮食,分给贫户,说:“这才是银票该有的香。”
第十回:传籽播香远,清芬满乡邻
秋分采收后,方一夔让阿砚把川芎籽分装成小包,送给乡邻:“秋分种,来年就能收,治湿病最好。”他还亲手画了种植图,标着“春分育苗,立夏移栽,秋分采根”,每个节气旁都写着诀窍,比如“梅雨时要开沟排水,防根烂”。
王阿婆的孙子得了喘疾,用方一夔教的法子,把川芎根磨成粉,拌在蜂蜜里吃,竟渐渐好了。她提着一篮鸡蛋来谢,说:“这草是救命的神草!我让儿子也种了半亩,要传给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