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蜀芎记:穹窿香里故园情》上卷

《蜀芎记:穹窿香里故园情》上卷(2 / 2)

他说的"穹窿",是蜀地药农对优质川芎的称呼——指根茎长得饱满圆厚,顶端隆起如小山,断面的菊花心层层叠叠,像天地穹庐的缩影。赵瑾叔曾在《本草图经》里见过记载,说"蜀地川芎,根若穹窿,气能上达巅顶",今日亲见,才知不是虚言。田边有条小溪,是岷江水的支流,溪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药农们浇水时,总要用木瓢舀溪水淋在苗根上:"沾了岷江水,芎根才懂得'上交'的路,能顺着经络往头顶走。"

暮色降临时,雨停了。赵瑾叔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青城山的剪影,云雾在山尖聚了又散,像芎根里流动的气。他忽然懂了为何"真芎须向蜀中捎"——这草木的灵性,原是与故乡的山水血脉相连,离了这方水土,纵有相似的形,也没了那股能"上交"的气。就像他自己,客居江南时总觉得气短,一回到蜀地,连呼吸都变得酣畅,大约也是沾了这山水的灵。

第二回:辨真伪药农智,论穹窿秀才情

小满时节的成都府药市,像个打翻的百宝箱。青石板路上摆满了竹筐,筐里的川芎堆成小山,有从陕南来的,有从滇西来的,最惹眼的还是灌县药农带来的蜀芎——个个圆鼓鼓的,断面黄白相间,菊花心细密如绣,刚解开麻布,辛香就冲得周围药摊的掌柜直抽鼻子。

"王老汉,你这芎又涨了价?"个穿绸缎的药商捏起颗蜀芎,掂了掂,"陕南的才十个铜板一斤,你这要二十,忒黑了!"王老汉梗着脖子:"黑?你闻闻!"他把川芎往药商鼻尖送,"咱这芎,晒干了还能泛油光,断面能看见油点,那是'油气足',治头痛时,三钱顶别处五钱用。陕南的芎,看着大,里面是空的,闻着香,嚼着麻,那是'燥气',吃多了要上火的!"

赵瑾叔恰好在旁,见药商将信将疑,便从袖中取出片自家珍藏的陈年蜀芎:"你看这老芎,放了三年,断面的菊花心还没散,掰一块泡在酒里,一夜就出琥珀色;若用陕南芎,泡出来是浑浊的黄,这就是'穹窿'与'虚浮'的区别。"他指着蜀芎顶端的隆起,"这'穹窿'是气足的象,能引药上行,治巅顶头痛最灵,别处芎顶是平的,气到不了那么高。"

药商被说动了,买了十斤蜀芎,临走时嘟囔:"难怪江南的药铺都要蜀芎,原来真有讲究。"王老汉收了钱,给赵瑾叔递过个竹筒:"先生尝尝咱的芎茶,用新采的苗叶炒的。"茶汤琥珀色,入口微辛,咽下去却有回甘,像带着股气从喉咙直冲到眉心,赵瑾叔闭目喟叹:"这才是故乡的味,比江南的龙井多了份筋骨。"

旁边有个挑着担子的游医,听见这话接茬:"前年在苏州,见个妇人头痛欲裂,用了三副陕南芎都没用,后来托人从蜀地捎了真芎,加了细辛煎服,一剂就轻了。那妇人说,蜀芎的香里有股'劲儿',能钻透天灵盖,别处的芎只有'味儿',飘在表面不顶事。"赵瑾叔闻言,提笔在随身携带的笺纸上写下:"蜀芎穹窿气自昂,一香能透九回肠。他乡纵有相似品,终隔岷山与锦江。"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