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长安月凉 芎香解烦
王实在长安城外的客栈住了下来。九月的长安,秋意渐浓,街面上飘着桂花的甜香,可他心里却像压着块石头——同科的举子们大多出身名门,带着仆从和精美的文房四宝,唯有他,背着半旧的书箧,脚上的布鞋还沾着蜀道的泥。更让他心烦的是,连日来的奔波加上考前的焦虑,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像有只小虫在里面钻。
夜里,他躺在硬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在书箧上,他忽然想起怀里的布包,忙取出来,打开一看,秦老给的川芎还带着淡淡的辛香。他按秦老说的,取了一片酒炒川芎,放在嘴里慢慢嚼。
起初有些辛辣,嚼着嚼着,竟生出些微甘。那股熟悉的辛香顺着喉咙往下走,不一会儿,太阳穴的胀痛就减轻了,脑子里像被清风扫过,混沌散去不少。他想起秦老说的“酒炒川芎能补气血”,原来不是虚言。
次日清晨,客栈里一片嘈杂。隔壁房的刘举子正抱着头呻吟,说昨夜头痛欲裂,一夜未眠,连今晨的卯时文会都怕参加不了。刘举子是江南才子,平日里总带着几分傲气,此刻却面色苍白,额上全是冷汗。
王实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过去,取出一小块生川芎:“刘兄若不嫌弃,试试这个?嚼着吃,或许能缓解些。”
刘举子瞥了他一眼,见是块不起眼的草根,皱着眉道:“这能管用?我家带来的天麻都没用。”
“不妨一试,”王实笑道,“这是蜀地的川芎,专治头痛。”
刘举子半信半疑地接过,放进嘴里嚼了几下,眉头立刻舒展开来:“咦?这味儿冲是冲,倒真管用!头里像开了扇窗,亮堂多了!”
文会上,刘举子才思泉涌,连作三首律诗,引得众人赞叹。散会后,他特意找到王实,拱手道:“王兄,昨日多谢那‘头痛草’,不然我可就出丑了。只是这草看着寻常,为何如此神奇?”
王实便把秦老教他的话说了一遍,从“菊花心”说到配伍之道,听得刘举子连连称奇:“原来一味草药,竟有这么多学问!王兄若不介意,能否割爱一些?我愿出重金。”
王实摆摆手,分了一半川芎给他:“出门在外,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只是这川芎性烈,刘兄若是风热头痛,最好配点菊花;若是血虚头痛,配点当归才好。”
刘举子记下了,从此对王实另眼相看。两人常常一起讨论学问,也聊些草药的事。王实发现,长安城里的药材铺虽多,却少见有“菊花心”的川芎,药铺掌柜说:“蜀地来的川芎金贵,要提前预订,寻常人还买不到呢。”
第六卷:科场风云 芎香护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