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金钗记:瑶池遗珍落凡尘》(上卷)

《金钗记:瑶池遗珍落凡尘》(上卷)(1 / 2)

楔子

昆仑瑶池的蟠桃盛会,总在云雾最浓的七月初七举行。那一年,王母娘娘的发髻上斜插着一支赤金点翠钗,钗头嵌着七颗鸽血红宝石,走动时,宝石映着瑶池水光,像拖着一串流动的火焰。宴至酣处,青鸟信使突然闯入,带来东海龙王的急报——千年玄龟驮着的定海神针,被一只石猴拔去,东海正掀起万丈狂涛。

王母惊起时,发钗的流苏勾住了瑶池边的玉树,“铮”一声轻响,那支陪伴她三千年的金钗,竟从发髻滑落,坠入云霭。她望着金钗坠向凡间的方向,指尖凝着的云气都微微颤抖:“此钗吸足了瑶池仙气,落入凡尘,必生异象。”

三千年后,明代永昌卫的悬崖上,杨慎捧着一株刚采的石斛,对着阳光细看:茎节如古钗相叠,紫黑的外皮泛着金属光泽,每节交接处都有一圈银霜,像极了钗头的錾花。他想起《汉武帝内传》里“王母发钗化玉簪草”的记载,忽然笑道:“此非人间物,定是瑶池遗珍。”

第一回 瑶池失钗落凡尘,石缝初萌金钗影

金钗坠入凡尘时,正落在蜀地的青城山。它穿过九重云雾,将瑶池的仙气撒在沿途的崖壁上,最后“噗”地插进一处青石缝里。那时正值春分,石缝里的露水刚融,金钗接触凡尘的刹那,赤金的钗身渐渐褪去光泽,化作紫褐色的茎,宝石却沉入茎节,凝成一圈圈银霜;钗头的流苏则抽出细根,紧紧扒住青石,像怕被山风卷走。

第一个发现它的,是青城山的药农王道平。那年他攀岩采“七叶一枝花”,忽见三丈高的石缝里,有丛草茎如钗,顶着米粒大的花苞,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他想起祖父说的“瑶池遗草”传说,攀岩而上,指尖刚触到茎节,就觉一股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腰间的药篓突然变得轻飘飘的,连多年的风湿痛都缓了些。

“这草通灵性!”王道平不敢多采,只掐了最顶端的一节,带回家中。夜里,那节草茎竟在陶碗里抽出新根,碗沿凝满了水珠,像是草在“出汗”。他将草茎种在自家院子的石槽里,每日用晨露浇灌,三年后,石槽里的草竟蔓延开来,茎节层层相叠,开花时如群钗垂挂,淡紫色的花瓣边缘泛着金晕,引得蜂蝶绕着石槽飞舞。

消息传到青城山常道观,道长观妙子亲自来看。他见草茎形态奇特,便取来《山海经》对照,书中“昆仑之墟,有草如钗,食之不饥”的记载,竟与眼前的草分毫不差。观妙子焚香祷告后,取草茎煎水,饮下时只觉一股甘润之气从喉头直入丹田,打坐时气脉流转都顺畅了许多。

“此乃王母发钗所化,”观妙子对王道平说,“你看它茎节如钗,得‘金’气;附石而生,得‘土’气;承雨露而长,得‘水’气;向阳而开,得‘火’气;抽芽展叶,得‘木’气——五行俱全,当为‘金钗仙草’。”从此,青城山的药农便称它为“金钗”,采时必焚香祷告,只取老茎,留其新苗,生怕得罪了王母。

最新小说: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