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城仙草录:药王丹炉石斛香》上卷

《青城仙草录:药王丹炉石斛香》上卷(1 / 2)

《青城仙草录:药王丹炉石斛香》

楔子

唐高宗永徽三年,青城山的云雾如轻纱般缠绕着三十六峰。年过七旬的孙思邈,正坐在天师洞前的丹炉旁,翻看《千金要方》的手稿。这位被后世尊为“药王”的医者,自隋末便隐居青城,采药炼丹,治病救人。这年“水运太过”(五运之一),“太阴湿土”司天(六气之一),川西一带湿气弥漫,百姓多患“湿痹”——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寻常草药难以奏效。直到他在龙隐峡的悬崖上,发现了一种附石而生的奇草,其茎如碧玉,节似连环,叶带紫晕,竟成了破解湿痹的关键,也让道教养生文化,从此与这株“川石斛”紧紧相连。

上卷:龙隐峡畔识仙草,药王亲植炼丹炉

第一回 青城采药遇奇草,附石而生藏玄机

孙思邈在青城山隐居已逾二十载,每日清晨必入山采药,足迹遍布前山的朝阳洞、后山的五龙沟。这年孟春,他为寻一味治“湿痹”的“独活”,沿龙隐峡的栈道前行。雨后的崖壁湿滑如镜,石缝间的苔藓泛着绿光,忽然,一抹青翠映入眼帘——那是一株附生在绝壁石缝中的草,茎呈青绿色,节节分明,如串起的碧玉环;叶长披针形,边缘带紫晕,承着的露珠滚落,在石上砸出细小的水花;根须如银线,紧紧扒着岩石,仿佛与山体共生。

孙思邈攀着古藤靠近,指尖轻触其茎,觉黏滑如脂,掐断一节,断面渗出的汁液甘润带微苦,嗅之有清冽之气,直透鼻窍。他心中一动:“此草生于阴阳交泰之处——崖为阴,日为阳;石为刚,露为柔。湿痹为患,多因‘湿邪困脾,阴液不化’,这草既耐湿,又含津液,或能对症。”

他小心采下三株,根茎完整,带着湿漉漉的石屑。下山时,遇见樵夫李三郎,见他拄着柴刀,步履蹒跚,膝盖红肿如馒头(寒湿痹阻之象)。孙思邈取出一株鲜石斛,对他说:“将此草捣汁,加酒温热服,三日后来天师洞找我。”

第二回 初试仙草解湿痹,四气五味显真机

三日后,李三郎果然来到天师洞,膝盖的红肿已消了大半,能正常行走。他对孙思邈拜曰:“药王神了!那草汁初喝微苦,入喉却回甘,喝完浑身发热,膝盖的寒气像被赶跑了!”

孙思邈抚须笑曰:“此草性微寒(四气),味甘、微苦(五味),入脾、胃、肾经(归经)。甘能健脾,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恰合你‘寒湿化热’之证。”他取来陶罐,将晒干的石斛茎切段,对李三郎说:“若想除根,需用干品与牛膝同煮——石斛健脾利湿,牛膝活血通经,二者相使为用,能把湿邪从骨头缝里赶出来。”

李三郎按方服用半月,湿痹竟痊愈了。消息传开,青城山周边的百姓纷纷来求药,孙思邈却犯了难:野生石斛只在悬崖石缝中生长,数量稀少,难以普惠。他望着丹炉旁的空地,忽然有了主意:“既然它能在崖上活,为何不能在园中种?”

最新小说: 要说虫王有老公,他又争又抢 盾勇:寒怒屠穹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LOL:鸟巢开始横推八赛季 崩坏之阴阳之律者 叶罗丽精灵梦之有终 开局觉醒暗黑帝皇,无敌登场 复活后,我被迫当文抄公 小牧师在收容神性诡异 和骚话前辈搭档是种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