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情感监测联动程序。" 顾承川对着电话嘶吼,白大褂的纽扣崩落在地,"把患者的脑电波、皮质醇水平和人工心脏转速做实时耦合!" 他转头叫来李小南,"通知心理科,准备 24 小时不间断的情绪疏导方案。" 年轻人刚要跑开,却被他拽住手腕:"再联系青岩村的老周,让他录些牧区的风声、牛铃,做成白噪音......"
凌晨四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张大妈端着保温桶进来,桶里的姜汤还冒着热气:"顾大夫,俺们在病房都听见您骂人了。"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抚过他后颈的膏药,"当年虎娃发烧,您也是这样三天三夜不合眼......" 顾承川别过脸,瞥见墙上的倒计时牌:距离临床试验还有 17 小时。
最艰难的时刻出现在倒计时 8 小时。伦理委员会突然发来质询:"如何确保人工心脏的长期安全性?" 顾承川的手指在答辩材料上微微发抖,那些泛黄的实验记录、失败的原型机照片、科研人员倒在实验室的监控截图在脑海中翻涌。他突然起身,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二十三位等待移植患者的手写书信:"大夫,我想活着看女儿出嫁我还没见过海......"
"这就是答案。" 他将信件铺满桌面,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患者送的幸运石,"我们不是在冒险,而是在和死神抢时间。" 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李小南悄悄擦拭眼镜 —— 他记得三年前,顾承川也是这样,在假药案听证会上,用二十七个孩子的病历本击碎了所有质疑。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顾承川站在手术室门前。他的白大褂平整如新,却难掩眼底的血丝。恒温箱中的人工心脏被缓缓推出,表面的蓝光与手术室的无影灯交相辉映。李小南递来手术服时,发现导师的手背上贴着三张镇痛膏药,而他正低头默念着什么 —— 那是李建国在他第一次主刀时,写在笔记本扉页的箴言:"手术刀下是生命,更是信任。"
走廊尽头,陈阳的母亲正在签署知情同意书,泪水滴落在文件上晕开字迹。顾承川走过去,白大褂的阴影笼罩住颤抖的女人:"请相信,这颗心脏跳动的每一下,都带着二十三个未竟的心愿。" 他转身望向窗外,朝阳正跃出地平线,将人工心脏的金属外壳染成温暖的金色。在这黎明前的最后时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机械与生命的第一次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