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精彩纷呈宋王朝 > 第132章 评赵构(四)

第132章 评赵构(四)(1 / 2)

四,颠沛流离能吃苦。赵构自公元1127年五月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到公元1138年二月正式定都临安,前后十二年,期间东奔西走、颠破流离,一位皇帝,常年处于这种居无定所的状况,说他不艰难是不客观的。

有人会说,谁让他跑的?坐下来打不就得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打要打得赢啊!还有人会说,赵构一开始定的议和国策就有问题,所以没想到要打,更打不赢!其实对于一位议和者来说,更想在战场上打赢,只有打得赢,才有底气和敌方谈,敌方才会留机会让你谈。敌方如有实力一棍子将你打死,是不会正襟危坐和你谈条件、讲价钱、打口水仗的。

五,英明决策定帝都。赵构东奔西跑的十二年,其实也是四处挑选都城的过程。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做都城的城市有很多: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等。中国诺大地盘,哪里不能做都城?理由千万条,最高领导意志第一条!最高领导认为哪儿适宜为都城,哪儿就可以为都城,什么发祥地、皇族势力、战略要地、地形地貌,等等原因,统统得为最高领导的意志服务。所以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到洛阳、完颜亮从哈尔滨阿城迁北京、后来朱棣从南京迁北京,说迁就迁了,和平年代,没有安全隐患,皇帝在哪儿,哪儿就是政治中心。

战争时期就大不相同了,城镇那么多,你怎么选?选得好,长治久安,选得不好,自己一百多斤就交代了!

赵构的面临选择多吗?莫说他自己的选择,就是身边重臣的建议,也让人难以抉择。宗泽三番五次提出回汴京开封;张浚主持川陕防务时,请他入四川;宰相吕颐浩坚持去襄阳。等等,赵构一概没有听从,而最后选择了杭州,对不对?事实摆在那,毋庸多说。

六,能屈能伸避刀锋。公元1129年苗刘叛乱,苗傅、刘正彦避赵构退位,从太后到宰相无人同意,唯有赵构,能够认清形势,亲自在座椅上写退位诏书,传位小皇子,请太后听政。此举缓和了叛乱者激烈的情绪,保全了自己性命,从而后来得以复辟。赵构复辟,这是从古到今少有的在谋反中不仅安然无恙,反而成功复辟的唯一典型。

七,以叛制叛好策略。前文讲过,南宋初期,叛乱、起义、兵变此起彼伏、多如牛毛,赵构的策略是,只要你投降,一概接纳,且并不吝啬朝廷官爵,所以,朝廷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平定国内动荡的局势!同时还锻炼了一大批战将。

最新小说: 星穹铁道:蛇人小姐不信丰饶 斯莱特林的格兰芬多血脉 大谋谋天下 以常胜之名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 红楼之庶子风流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大舜西游记 柯南:刚穿越怎么就成别人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