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走星的居民总在向后行走:清晨从家门退到街角,傍晚从田野退回家中,孩子们背着书包倒着跑进学堂,老人们拄着拐杖倒着踱过石板路。严谨派的哲学家曾断言:“违背时序的行走,只会让生活陷入混乱。”
直到阿溯带着她的“拾光篮”来到这里。篮子是用晨露沾过的藤蔓编的,能接住那些被倒着走的人遗落在身后的东西:孩子掉落的糖纸,老人滑落的纽扣,还有风吹走的半片落叶。阿溯弯腰捡起片带着齿痕的饼干碎屑,说:“倒着走不是逆行,是让你多看一眼走过的路呀。”
面包师每天倒着从烤箱退到柜台,总错过刚出炉面包的香气。阿溯教他在围裙口袋里放个小陶罐,退着走时,香气就顺着罐口的细缝钻进去。某天他倒着路过花园,罐里的香气竟引来了会发光的蜜虫,落在面包上,烤出的蜂蜜面包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从此他总在退着走时,留意路边的花草,罐里收集的香气越来越丰富,连严谨派的旅人都特意来尝“时光的味道”。
居民们渐渐发现倒着走的妙处:裁缝倒着丈量布料时,能看见上次缝制时留下的细小针脚,那是女儿初学缝纫时歪歪扭扭的痕迹;邮差倒着送信时,会发现哪家窗台的花又开了一朵,哪家的信箱换了新颜色;有个画家总倒着画画,颜料滴落在身后的画布上,竟晕出了他童年记忆里的故乡晚霞。
阿溯在镇子中心搭了个“时光驿站”,大家把倒着走时捡到的东西放在这里:褪色的照片,磨圆的石子,还有写了一半的信。有个教师说,他倒着走进教室时,听见了身后孩子们偷偷议论的梦想,那些声音比课本里的知识更动人;有个渔夫说,他倒着划桨时,看见船尾的浪花里藏着年轻时和妻子初遇的倒影,比捕到的鱼更珍贵。
一天清晨,倒走星突然刮起一阵顺行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可大家却慌了——他们发现自己早已习惯了倒着看世界:爱转身时撞见的、被忽略的风景,爱拾起的、藏着故事的小物件,爱那些因倒着走而重逢的温暖回忆。大家拉着手,慢慢转过身,重新倒着迈开脚步,石板路上响起整齐的脚步声,像一首温柔的回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