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那么代价是什么?(求追读)(第1/2页)
众所周知,鲁东的尽头是编制。
其实在苏联也是如此,康斯坦丁把希望寄托在土豆分选机上,为此倾注心血。
即便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的经费捉襟见肘,难以支撑样机的制造,但依旧没有难倒康斯坦丁等人。
他们把“土法上马”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资源。
旧自行车链条、齿轮、木板、废电机、弹簧………
吉米也没有袖手旁观,不是带上亚历山大,就是领着鲍里斯罗森堡他们帮忙搜罗合适的废品。
隔三差五就回来一趟中心,渐渐地混了个脸熟,跟这群充满激情的理工男们打成了一片。
在众人的努力下,耗费了将近一个多月的简易版土豆分选机终于诞生了。
索菲亚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过来凑热闹。
只见康斯坦丁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启动按钮,机器的废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链条,带动辊轴缓缓旋转。
木板制作的倾斜筛网在底部弹簧的辅助下,产生了强烈的振动效果。
“没想到还真让你们造出来了!”
索菲亚绕着机器转圈,眼里闪着光。
“这都多亏了大家。”
康斯坦丁摸摸鼻子,环顾四周:“这台土豆分选机是我们所有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索菲亚点了点头,“粗糙是粗糙了点,但看上去还不错。”
“而且几乎没怎么花钱,作为展示用的样机,已经完全足够了。”
吉米关闭机器,“下一步,就是该为它寻找一个愿意出价的买家了。”
康斯坦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父母所在的集体农庄,但考虑到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只好作罢。
“依我看,不如先联系下市里的土豆淀粉厂、蔬菜罐头厂,看看他们有没有兴趣。”
吉米沉吟片刻,“这些工厂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土豆,肯定有这方面的需求。”
“我也来帮你们联系看看。”
索菲亚敏锐地意识到,这是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的第一站。
一旦成功的话,不但能给学校增光,给康斯莫尔添彩,更是能让她这位指导老师面上有光。
……………………
两天后,索菲亚跟市里的一家土豆淀粉厂对接完毕。
亲自带队,领着吉米、康斯坦丁等一行人,带上土豆分选机的设计图和样机,前往指定的工厂。
路上,索菲亚向众人透露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从85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停滞的情况,国营工厂内部进行改革,逐步恢复了厂长负责制。
厂长重新被赋予生产、行政、人事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权,甚至有权选举管理层。
“也就是说,想让工厂买下土豆分选机,就必须打动或者说服厂长对吗?”
吉米坐在学校调拨来的卡车上,整个人因路面颠簸而左右摇晃。
“没错。”
索菲亚简单地介绍斯米尔诺夫厂长的情况。
等抵达工厂时,斯米尔诺夫亲自率领着副厂长、秘书等中高层,站在门口恭迎,给足了索菲亚以及列宁格勒大学面子。
双方客套了一番后,索菲亚指了指卡车里的机器:
“这就是我在电话里提到的土豆分选机,或许能有助于提升贵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就是这台……”
斯米尔诺夫等人看到这台由废旧零件拼凑、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样机,眉宇间都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轻蔑和怀疑。
“厂长同志,这只是用来演示的样机。”
吉米在解释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向康斯坦丁递了个眼神。
康斯坦丁立马会意,迅速地展开手中精心绘制的机械设计图。
“真正的土豆分选机,将是基于这份图纸制造的工业级设备。”
“你们先拿去看看。”
斯米尔诺夫不置可否,瞥了一眼身旁技术科的骨干,示意他们去研究图纸。
随后,康斯坦丁要来一筐土豆,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启动样机进行演示。
当看到土豆在振动中被按照大小初步分类时,众人的脸上才收敛了轻视之意,流露出几分兴趣。
斯米尔诺夫观察着机器的运作,接连问了几个关于效率和稳定性的问题。
“真正的成品效率至少是这台样机的一倍以上!”
康斯坦丁抓住机会,越说越兴奋,“我们还可以为它选配红外模块,可以自动剔除腐烂、发芽、霉变的土豆,避免它们污染整批淀粉,大幅提升淀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