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鲨”号如同一尾蛰伏的巨兽,在幽暗的深海中悄然滑行,舰体外覆盖的尖端声呐吸音材料将引擎的轰鸣吞噬得一干二净。
战术计时器上的红色数字无情地跳动,距离李舟推算出的那个宝贵的两分钟“窗口期”,只剩下最后几分钟。指挥舱内,气氛凝重得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叶钧紧盯着主显示屏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每一秒的流逝都显得格外漫长。
“各单位注意,即将进入‘静默渗透’阶段。所有非必要系统转入待机,保持无线电静默。”叶钧的声音通过艇内广播系统传达,沉稳依旧,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锋锐,“杨涛,最后确认一遍兰卡基地的实时动态,特别是近岸防御参数。”
“艇长,”杨涛推了推鼻梁上的战术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幽光,声音平稳得像预录的报告,“根据李舟参谋提供的最新感知数据,兰卡基地外围警戒系统的主动探测功率已开始周期性下调,与预测吻合。”
“但基地近岸巡逻艇的活动频率比我们预想的要高百分之十五,推测是临时加强了警戒。另外,气象模型修正,目标区域阵风风速峰值上调至每秒七米,浪高零点五至零点七米。”
“这将导致潜入队员身体摇摆幅度增加百分之十二,声学特征在特定角度可能略微超出预设阈值。建议登陆点选择时,优先考虑背风面。”
李舟早已闭上了双眼,超感知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向外铺开。伽梵圣国兰卡海军基地的三维结构、能量分布、人员活动,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构建出一幅动态的、活生生的“地图”。
他甚至能“听”到基地内部某些大型设备运转时特有的低频震动,感受到金属结构在海风中细微的呻吟。
海岸线上那些伪装巧妙的雷达站天线在缓慢转动,每一个转动的角度和频率都被他精准捕捉;
水下声呐阵列发出微弱的周期性脉冲,像是大地的心跳;
陆地上巡逻队的脚步声、车辆引擎的低吼,甚至某些哨位士兵不耐烦的咳嗽声和低声交谈,都无所遁形。
“艇长,基地西侧,坐标B4C7,水深5米,有一处废弃的旧灯塔。”李舟的声音在指挥舱内响起,因为精神高度集中,他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那里的海底地形复杂,礁石密布,大型巡逻艇难以靠近,是天然的声呐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