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细沙,在潼关的城墙上肆虐。城楼上的唐军将士裹紧披风,手持长枪,警惕地注视着远方。连日来的对峙,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突然,远方的地平线上腾起一片黄尘,隐隐传来金锣开道之声。一名眼尖的斥候揉了揉眼睛,仔细辨认后,脸色骤变:“报——!有大队人马朝潼关而来,看旌旗,似是陛下的仪仗!”
此言一出,整个城楼瞬间炸开了锅。“陛下怎么会来这里?”“难道是要亲自督战?”将士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与疑惑。苏定方握紧了腰间的鎏金战斧,望着那片越来越近的黄尘,眉头紧锁。陈玄策则站在一旁,双鱼玉符在怀中微微发烫,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涌上心头。
随着金锣声越来越近,三十六面龙纹旌旗率先映入眼帘,在风中猎猎作响。紧接着,一顶由八匹白马拉着的鎏金鸾驾缓缓出现,鸾驾四周,金甲侍卫手持长戟,威风凛凛。鸾驾后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马车上满载着箱笼,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沉重的吱呀声。
“陛下驾到——!”高亢的宣喝声如惊雷般炸响,惊飞了城头的寒鸦。苏定方与陈玄策对视一眼,急忙率领两军将士齐刷刷跪地。寒风中,李世民身着赭黄袍,腰间玄铁剑泛着冷光,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下鸾驾。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眼前的将士,每一个对视的士兵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压,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都起来吧。”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却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众人起身,却依然不敢抬头。陈玄策偷眼望去,只见陛下两鬓似乎又添了几缕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更深了些,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苏定方,”李世民走到老将面前,“潼关守得如何?”苏定方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回陛下,末将日夜严守,未曾有失!”李世民微微点头,又转身看向陈玄策。四目相对的瞬间,陈玄策仿佛从陛下的眼中看到了许多复杂的情绪,有信任,有愧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玄策,”李世民轻声唤道,上前一步,伸手轻轻抚过陈玄策染血的玄甲,“这些日子,你受苦了。”这句话说得极轻,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苏定方惊讶地看向陈玄策,又看看陛下,眼中满是疑惑。而陈玄策,则彻底愣住了,陛下这突如其来的关怀,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