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陈玄策的大臣们群情激奋。蒋师仁的副将李猛按捺不住,大步出列:"诸位大人空谈律法,可曾想过当时处境?在敦煌时,迦叶宗的赤瘴藤铺天盖地,玉符光芒都险些抵不住!若等朝廷旨意,恐怕连尸骨都凉透了!"他腰间的陌刀不经意间出鞘半寸,寒光映得几位文官脸色发白。
"大胆!朝堂之上,岂容你放肆!"王圭厉声呵斥,"玉符之事本就神鬼莫测,说不定正是陈玄策蛊惑人心的手段!"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质疑玉符,等同于质疑天意。
唐太宗猛地拍案,龙椅扶手震得十二章纹冕旒剧烈晃动:"够了!"满殿大臣齐刷刷跪倒在地,唯有编钟余韵仍在空气中震颤。帝王起身踱步,玄色龙袍扫过金砖地面,"陈玄策借兵之事,朕定会彻查。但他西征扬威、促进邦交亦是事实。在结果未明之前,任何人不得妄加揣测!"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大臣们心事重重地走出含元殿。支持与反对的两派人马泾渭分明,隔着丹陛互相怒目而视。房玄龄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心中暗暗叹息——他深知,这场风波远未结束。弹劾陈玄策的奏章虽暂时被压下,但吐蕃使者即将抵达长安,泥婆罗的通商要求也悬而未决,这些随时可能成为点燃朝堂火药桶的火星。
而此时在天竺的陈玄策尚不知晓长安的暗流。他正与戒日王探讨互建书院的细节,案头摆放着新绘制的《大唐 - 天竺商路图》。玉符拓片在袖中微微发烫,符文光芒透过锦缎,在地面投下细碎星芒,仿佛在无声警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当长安的弹劾风波与西域的复杂局势交织,一场关乎大唐国运的较量,正在朝堂与万里之外的异域同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