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继续进行,陈玄策与玄奘法师、悉达多国王一同对每位候选者进行考察。有的青年展示了精湛的梵文书法,有的则现场背诵大唐诗词,还有的表演了天竺传统的星象推演术。其中,一位名叫达摩的贵族子弟引起了陈玄策的注意。他不仅擅长骑射,还对大唐的兵法颇有研究,能熟练说出《孙子兵法》中的诸多名句。
"达摩,你为何想前往大唐?"陈玄策问道。达摩眼神炽热:"将军,我听闻大唐疆域辽阔,人才辈出。我渴望学习大唐的军事策略与治国之道,将来回到天竺,为国家效力,也让两国百姓永享和平。"这番话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赞许。
经过一整天的遴选,最终确定了十位质子。除了鸠摩罗什、阿难陀和达摩,还有精通音律的乐师之子、擅长建筑的工匠世家子弟等,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将带着各自的学识与技艺,开启前往大唐的旅程。
当晚,那烂陀寺为十位质子举行了盛大的祈福仪式。寺内高僧们齐声诵经,钟声、梵唱声回荡在整个寺院。烛光中,十位质子身着崭新的服饰,佩戴着象征两国友谊的玉佩,神情庄重。陈玄策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即将踏上异国土地的青年,心中感慨万千。他们不仅是质子,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肩负着增进两国了解与友谊的重任。
祈福仪式结束后,阿难陀跑到陈玄策面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将军,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长安的样子了!听说那里有巍峨的宫殿、热闹的市集,还有数不清的书籍..."陈玄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安确实如你所想,甚至更加繁华。但记住,学习之路漫长而艰辛,你要做好准备。"阿难陀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不会让将军和父王失望!"
夜色渐深,那烂陀寺恢复了平静。陈玄策望着星空,玉符在腰间微微发烫,符文光芒与星辰遥相呼应。他知道,这些质子的到来,将为大唐与天竺的交流翻开新的篇章,而自己,也将在这历史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