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历史不是爽文 > 第27章 真实的历史是充满遗憾的,不可能事事如意

第27章 真实的历史是充满遗憾的,不可能事事如意(1 / 2)

“圆满”这两个字,从来不是历史的追求。真实历史从来不是一部“主角一路升级打怪、皆大欢喜”的剧本。哪怕是最风光的王朝盛世、最英明的皇帝统治,往往也伴随着无可奈何的妥协、失控的边角与积压的问题。人类社会并不是精密运作的钟表,它更像是一团在复杂条件中不断纠缠与调整的线团。很多人希望历史的进程能够清晰有逻辑、有结局,最好是每一个事件都“解决掉”,然后再走向下一个阶段,但实际上,“遗憾”才是历史的常态。

历史从来不是“完美执行计划”的剧本。男频穿越文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主角提前布局,抽丝剥茧,环环相扣,最终“收官一击”精准命中,敌人尽灭,朝局大定,一切按剧本完美落地。读者看得过瘾,作者写得热血。

可如果你真正研究过真实历史,就会发现——历史根本不是可以“脚本化”的东西。历史的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误解、偏差、偶然、失控、突变、延迟,乃至最核心的决策层“完全没看懂局势”。

很多重大战争的胜利都是偶然,很多重大改革的结果都偏离初衷,很多所谓明主英才的策略到最后收效甚微。

历史,是变量无限放大叠加之下的动态结果,而非“设计好就能如愿展开”的规划蓝图。

穿越者幻想在历史中“点石成金”,其最大误区就是没看懂一个事实:真实的历史,总是和原计划南辕北辙。

权谋小说的核心幻想之一是:我如果手握权柄,一切就能顺利推进,天下尽在掌控。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即便你是皇帝、权臣、将帅,手握兵马、金库、诏令,也不代表你能“安排”一切。

你可以命令军队,但将军是否阳奉阴违,你无法控制;

你可以颁布政令,但官僚是否拖延抵制,你未必掌握;

你可以布置政策,但民间是否接受、是否演化成变种,你无法预测。

唐玄宗推行“节度使分封制”,原意为平衡藩镇,结果变成中央分裂源头;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以肃纪纲,结果后期演化为帝王打压异己的工具。

你做了决策,不代表能控制路径。你有了权力,不代表能掌控人心。

结果的诞生,不是你“愿望”加“权力”的简单函数,而是千人万语、万人万手的博弈混合物。

即使动机正确,也可能酿成悲剧。“初心不坏”的主角人设在穿越文里很常见,他忠君、爱民、思变革、反贪腐、有远见,似乎只要他努力推动,历史必将美化,结局终将理想。

但在真实历史中,动机正确,不等于结果正确。

王莽篡汉之前,大力推行“王田制”、“六筦制”、“五均六筦”等改革,目的是削弱豪强、恢复公有土地制,但因手段过激、舆论不买账、基层无法执行,反而激起连年民乱,百姓称其“王莽贼”。

宋神宗任王安石变法,意图重振国力、修复财政,结果在文官集团普遍反感与社会结构严重依赖旧法的双重夹击下,多项政策夭折,社会反而加剧动荡,北宋政局一蹶不振。

最新小说: 菩提下 迷人青梅最爱我! 青芜志 深情失控,他服软低哄别离婚 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 惊世风华:绝世大小姐 侯府联姻手札 挺孕肚寻夫,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 兽世种田:带着部落搞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