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脸一僵,抓着后脑勺直跺脚,熊立雄在旁边偷偷提示:“‘今夜……今夜……’”陈露故意咳嗽打断:“不许作弊!”正闹着,窗外的月亮忽然被云遮了半面,王店长指着天笑:“你看月亮都替他着急了,这也是中秋一景——‘云破月来花弄影’,虽然不是写中秋的,但此刻用正合适。”
最后还是邢成义解了围:“其实不管哪句诗,写的都是一个理——月亮是引子,心里的念想才是真的。就像咱们做月饼,皮和馅是形,凑在一块儿的热乎劲儿,才是中秋的味儿。”他拿起块印着兔子的月饼,往每个人手里塞了一块,“来,干了这块‘诗饼’,就算把中秋的念想都吃到肚里了。”
大家举着月饼往嘴里送,甜香混着诗词里的墨香,倒真觉得这寻常的月饼里,藏着千年的月光和说不尽的暖。
徐涛嚼着月饼,忽然一拍桌子,含混不清地吟道:“‘月饼圆圆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哎,这是我刚编的!咋样?有那股子味儿没?”他得意地晃着脑袋,指尖沾着的椰蓉掉在桌上,倒像给诗句加了个甜丝丝的注脚。
陈露笑着摇头,指尖在装红豆沙的碗沿画着圈:“我给你改改,‘月饼圆圆映窗纱,香风引得月来夸’。你看这厨房的纱窗上,月光和饼香缠在一块儿,可不就像月亮也来凑趣?”她说着拿起块带石榴籽的月饼,对着光举高,红珠嵌在白糕里,倒真应了“映窗纱”的景。
熊立雄忽然正了神色,慢悠悠念道:“‘阶前桂子落,灶上饼香浮。举头同望月,不必问归舟。’”他难得正经,陈露惊讶地挑眉:“可以啊!这几句把院子里的桂树、灶上的月饼全写进去了,最后那句‘不必问归舟’,是说咱们在这儿就是家,对吧?”熊立雄挠挠头笑:“昨晚跟我妈视频,她教我的,说这叫‘就地团圆’。”
邢成义正往蒸笼布上摆月饼,闻言停下动作,望着窗外的月亮沉吟片刻:“‘粉浆揉进三秋露,果粒藏来半盏春。笼开香漫街坊里,不似家园胜似真。’”他说的是做月饼的光景,粉浆里像揉进了秋日的露水,石榴籽里藏着春日的甜,最后那句“不似家园胜似真”,让喧闹的厨房忽然静了一瞬。
王店长抚着围裙上的面粉印,忽然接道:“我也凑两句老的——‘客舍中秋月,檐牙旧桂香。一盘新制饼,分与四邻尝。’”她指着门口,“刚才送了两块给对门的张大爷,他回赠了把自家种的毛豆,这不就是‘分与四邻尝’?”正说着,张大爷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小陈丫头,你家月饼太香,我家孙子吵着要再尝块!”陈露笑着应着跑出去,脚步声混着笑声,倒成了诗句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