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露这话刚落,徐涛就抢着举手,嘴里还嚼着半块月饼,含糊不清地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个算不算?”
“算是算,”陈露笑着摆手,“但这是李白写的思乡诗,不算专门写中秋的。再说你把‘床前明月光’给漏了,罚你再吃块月饼补补记性。”她顺手塞了块带椰蓉的给他,徐涛嚼得更欢,眼睛却骨碌碌转,显然在使劲想下一句。
熊立雄挠了挠头,忽然一拍大腿:“我知道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说得字正腔圆,还特意把“婵娟”两个字拖长了音,陈露忍不住鼓掌:“这个好!苏轼的《水调歌头》,专门写中秋望月思亲的,露露女朋友有文化啊!”
熊立雄被夸得脸一红,刚要接话,就见徐涛急吼吼地咽下月饼:“我也想起一个!‘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他得意地扬下巴,“这是王建的,写大家都在看月亮,不知道谁的思念最浓,够不够中秋?”
邢成义正把冷却的月饼装进蒸笼布,闻言笑着点头:“够,这诗里的‘尽望’,就像咱们现在,不管在哪,抬头看的都是同一轮月亮。”他拿起块月饼对着月光照了照,饼上的石榴红在月色里透着亮,倒像把诗里的“秋思”都裹进了甜香里。
“我来一个冷门的!”陈露清了清嗓子,念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她指着窗外的桂花树,“王建这首里写的桂花,不就跟咱们刚才泼的桂花糖浆呼应上了?冷露打湿桂花,咱们用桂花拌馅,都是把秋味藏进吃食里呢。”
王店长靠在门边,忽然慢悠悠地接了句:“还有‘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写的,中秋夜里望着月亮数圆缺,想的还是家乡。”她说着拿起块沾了面粉的月饼,“就像咱们这些人,天南海北凑在这儿,看着同一轮月,做着同一块饼,倒把‘望乡’过成了‘团圆’。”
小林蹲在地上捡模具,突然抬头笑:“我想起句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不是直接写中秋,但全词都是中秋夜写的,小时候背这个,总想着苏轼是不是边吃月饼边问月亮的。”他这话逗得大家直笑,陈露故意冲邢成义扬眉:“听见没?邢大厨,古人中秋都得配酒,等会儿月饼送完了,咱们也分瓶果酒,就着月亮喝两盅?”
邢成义刚把最后一块月饼摆好,闻言擦了擦手:“喝酒可以,但得先对出下一句。”他看着徐涛,“刚才你念的王建那首,后两句是什么?答不上来,酒就归我了。”